(' 而沈三通自己,80后,新生代第一导演,没有奖项。
最初谋划的时候,更是只有《超市》处女作。
营销“商业三大导”确实勉强,和张艺谋、冯小刚放一块格格不入。
哪怕定语是“商业”,一部电影说服力也不高。
所以,沈三通想把陈凯歌拉进来。
前世他们仨就有三大导的称呼,正好趁着陈凯歌落难,坐实咖位。
《无极》之后,陈凯歌有奖项,有票房,但口碑稀烂。
除了老谋子,四个人各有各的问题。
陈凯歌口碑坏了,冯小刚只有票房,沈三通年轻。
而陈凯歌天克张艺谋、冯小刚。
张艺谋当年在他手底下做摄影师,对老谋子有心理优势。
冯小刚更不用说,陈凯歌压根看不上。
稍微拉陈凯歌一把,让凯子哥承认他商业四大导的地位,咖位就上来了。
只是,变化总比计划快。
随着《生快》热映,这个想法不了了之。
沈三通个人形象大概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跨界天王”。
第二阶段是和张艺谋、冯小刚并列“商业三大导”。
第三阶段就是《生快》之后的,“商业片之王”。
前两阶段沈三通自己亲自操刀,推波助澜,有点上赶着。
第三阶段他没有出手,是观众给他加上去的。
一觉醒来,黄袍加身。
最初计划没有用上,变成了观察《无极》,稳坐钓鱼台,看乐子。
陈红吃的汗流浃背。
这一顿比之前多少年加一块都快活。
不过她没因为芯上有人,就忘记正事,辣的不好说话:“你,打,算,怎么,做?”
沈三通有一说一:“最好平息风波的方式,就是陈导出来认个错,不是对胡戈,而是对观众。”
沈三通肯定要介入,有太多介入的理由。
首先。
他是影业龙头,要敢于担责。
馒头事件根源在于《无极》烂。
挖的深一点,是电影行业烂,没法满足观众文化需要。
沈三通要扛旗,肯定不能躲。
要勇于承担责任。
不是自己的责任,有时也要担。
不是自己的锅,也不是不能背。
因为责任,也是权力。
像后世一些人在网上高呼,华裔在国外出事了,你怎么不管?!
殊不知这些提法,最激进的爱国者,都没有那么激进。
华裔不是华侨,国籍是所在国,华侨才是中国国籍。
华裔都要管,就成了华裔所在之处,皆是老中国土。
这是要搞全世界只有一个中国的节奏啊!
放弃责任,也等同于放弃权力。
老美全世界掠夺,哪怕是九十年代,很多人眼中的老美黄金时期。
芝加哥,相隔的一两个街区。
一个街区是天堂,治安良好。
另一个街区是地狱,死了人没人管。
到了晚上,更是不能在城市中心逛街。
甚至在芝加哥大学校园,晚上女生单独行走也不安全。
放弃治理,看似少了包袱,但是也舍弃了最大的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