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通第一部以草船借箭结尾,他想要足够真实和震撼的荧幕效果。
道具这一方面国内得天独厚,不需要迷恋什么进口。
南方一些地方,钱给够,要什么有什么。
《赤壁》之外。
沈三通最重视一件事,挑选一队人去港岛。
古装大片肯定完蛋,不是06就是08,只是吃相好不好看罢了。
前世内外勾结,吃相好看,沈三通让其这一世吃相不好看。
反正都完了,废物利用,他要整波大的。
没有寄托于华谊,跟华谊从始至终没交过底。
他要在好莱坞公司身上赚一笔。
这一次,大概千万级别美元的盈利。
到了金融危机就是几亿美元的盈利。
算是金融危机操作的一次预演。
不会在美国开户,在美国不好拿走,也可能进入一些部门监视名单。
港岛最合适。
有钱,皮包、马甲、手套各种藏匿服务,应有尽有。
每天大量白的、灰的、黑的,钱飞来飞去。
能从国内分出去,也就能从国外飞进来。
寇可往我亦可往。
他在港岛早有布局,03年从《乾元大帝》赚到第一桶金就着手落子。
随着身家增加,渐成气候。
有公司办事处,也有多处挂他名、不挂他名的房产。
为了在金融危机捞一笔,几年前就在港岛开通了多个股票账号。
到时开户就太显眼,所以早做布局。
平时买点科技股活动活动账号,随着科技股回暖,盈利情况很好。
到金融危机大赚,也不会很显眼。
沈三通不是小年轻,他是很谨慎的。
没买02年世界杯,渠道什么的只是借口,主要是不想买。
06年也不会买,以后也不会。
赌球,本质就是赌博。
说的再好也是赌博,普通人玩玩无可厚非。
决定吃公众形象这碗饭,他肯定不沾。
赌球赚大了,营造什么幸运人设、锦鲤人设,自欺欺人罢了。
如果这玩意真那么光鲜亮丽,为什么某个家族每年花大笔的钱用来买通稿,维护个人形象?
就是因为捞偏门呗。
见光死,不上称没有四两,上称千斤打不住。
本质上就是这样,再珠光宝气,炒作的再好,后代长的再好看,也改变不了事实。
第47章 赴汤蹈火陈凯歌
所以这批去港岛的人马成分复杂,任务也重。
人不难找。
沈三通有一个运转良好的集团公司,再加上他舍得分配利益,以及他本身的巨星和偶像光环,可用之人不少。
而且他做的也不是短线,公开市场交易,不需要多厉害的操盘手。
关键要结构合理。
有和他沟通,必要时刻可以接管保证执行的带队。
有负责操盘账户,理解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不要太多个人想法。
有全程旁观,负责记录这次行动所有账目的财务。
有两支安保团队,一支为了方面行事。
另外则是监视,必要时安保团队敢于突破法律界限,关键时候,需要他们接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