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不满意的地方,有不少。
《石头》也才四派,两个阵营。
一个守护的,两伙偷窃,再加上一个泡妞。
《赛车》更加复杂。
多线叙事,六条线,开头线太散了,很莫名其妙。
进入三分之一剧情之后,才开始有意思。
到了结尾所有故事线收尾,才能说一个绝。
因此对于普通观众,不是很友好。
不是所有观众都能接受多线叙事,绝对有人要骂娘。
也没有帅哥美女。
宁浩选角三不要。
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从近万份演员表中选出了《赛车》的班底。
帅哥美女不要,而是要长的有个性,有特色。
花瓶不要,要找演技派,或者有表演的潜力。
角色演员要会讲闽南普通话。
主打奇奇怪怪。
然后,取景地在旧城区,比较破旧。
如果沈三通干预,肯定要场景新一些,不那么破破烂烂。
无论如何,《赛车》这部戏是难得的佳品。
而且越是往后,这种类型的戏票房越高。
观众阅片量提高后,像《石头》《赛车》这样的电影,轻轻松松十几亿不成问题。
放在这个时代,有些吃亏。
这就是先行者要付出的代价。
沈三通对一旁的宁浩道:“戏很牛,非常牛,好样的,我相信观众会大开眼界。”
得到沈三通的肯定,宁浩松了一口气。
《赛车》这部戏,他倾注了许多心血。
原名叫做《银牌车手》,也就是第二名车手。
男主的名字叫做耿浩,耿直的宁浩。
寓意着他宁浩自称二流导演,但是要不断的超越,去往一流而去。
剧本,他和多个编辑,边拍边改。
从始至终,憋一口气。
他要告诉所有人,那些质疑他的人,他宁浩是多么的牛逼。
看完片,沈三通和《赛车》宣发部门开会。
三方联合发行,拉上了中影和保利博纳。
拷贝数量和第二部持平,八百个。
《赛车》的大部分宣发已经做完,三支预告片也放了出去。
和《石头》宣发策略差不多,通过预告片疏解信息量。
于冬道:“我们和院线谈到了44%的分成,他们的极限是这个数。”
《英雄》开启分成之路,《十面埋伏》提升到了41%,《生日快乐》《疯狂的石头》到了42%,《满城尽带黄金甲》提高到43%,《疯狂的赛车》44%。
沈三通点头,还算满意。
现在不同资金背景、行业背景的多个影院品牌还在探索。
总票房二三十亿,等到以后上百亿,几百亿的时候,每个点涉及上亿、几亿的钱,想改变就难了。
会议最后,于冬问道:“《生快2》定档确定了吗?”
沈三通点头:“我也来一次贺岁档,12月20日首映。”
于冬不由苦笑:“冯小刚的《集结号》,陈可辛的《投名状》也要去贺岁档。《投名状》我们博纳也会参与发行。”
沈三通理所当然道:“所以我先宣布,我就在20号,其他影片是往前,还是往后,或者和我同期,随便。”
于冬心潮澎湃,这就叫做霸气。
闪过大丈夫当如是的念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