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第35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第354节(2 / 2)

李安这个国际大导演,在沈三通嘴里,成了自甘下贱的人。

还有什么出卖族裔。

于冬电影都没看,还没上映,他相信沈三通也没看,所以很迷惑。

于冬问沈三通:“怎么得出来的结论?”

姜文若有所思。

《色·戒》是有原著的,张爱玲的小说。

沈三通对姜文道:“我听闻李安想让你来演主角,你拒绝了,想必也知道原著是什么样?”

如果是公众层面,面对这个问题,姜文会糊弄过去,推给理解不了。

没有外人,姜文也不藏着掖着:“有病才去演张爱玲的小说,她就是一汉奸。”

于冬道:“李安来拍,应该会有自己的创作吧?”

沈三通冷笑一声:“不创作还好,创作更坏,李安的作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姜文问道:“什么特点?”

沈三通揭开李安的老底:“说的好听点是用东方文化的壳,内里填充西方精神。”

“实际上是迎合美国驴党为首的一帮人,带有猎奇的窥探东方文化。”

“他心态很女性化,依附,在家六年,靠老婆养活。他的第一部戏《推手》里,有个外国媳妇的角色。”

“经常呆在家写稿照顾孩子的女人,其实就是李安蜗居时的写照。”

“当他自身和电影,展现出猎奇、合理化现状、依附规则等特质的时候,所谓的国际电影节彻底向他敞开了大门。”

“无数荣耀蜂拥而至。第二部《喜宴》获得柏林金熊奖,奥斯卡外语片提名。”

“走捷径总归是走捷径,《绿巨人》的时候,有原著基础,也做不好故事,大扑特扑。”

“《断背山》回到了老路,虽然不是西方窥视东方,但也是猎奇。”

“象党的牛仔,名义上保守,整天高喊反同,实际上是深柜。”

“西部牛仔同性恋,看看这个关键词,满足美国白左的意淫,为驴党价值观冲锋呐喊。”

“他最好不要加入自己创作,《绿巨人》的失败在前,《断背山》成功在后,《色·戒》上他必然忍不住走捷径。”

“走捷径就是这样,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

“其实,选中《色·戒》进行改编,就说明他打定主意要走捷径了,依然猎奇。”

“对他而言,这是他获得所有名利的秘诀,存在路径依赖。”

沈三通没提《卧虎藏龙》引导中国商业电影发展的事,太阴谋论。

同样没提,《色·戒》也许是再次引导。

让国产片走向韩国的死路,往边缘、黄方面引导。

沈三通肯定道:“《色·戒》必然通杀各大电影节。”

不提阴谋论,沈三通对《色·戒》依然有“信心”。

题材方面那么“好”,西方标准的好。

中国要重新选择商业电影发展方向,沈三通自己走出一条路不假。

但这个圈子里,大部分还是服从于美国好莱坞构建的价值观。

《色·戒》绝对会受到追捧。

哪怕不是有人从立项开始进行谋划,但是在这个时机出现,对方会抓住。

战略层面,美国精英很垃圾。

一个个都是利益精算师,没人在乎群体。

但战术层面,沈三通从不小看美国精英。

于冬cpu都你妈的烧了。

无论是沈三通对于国际电影节的评价,还是对李安的评价,都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道德上出卖族裔,职业上作为导演走捷径,沈三通是把李安彻底否定了。

姜文也是震惊,情不自禁问道:“照你这样说,国际电影节的背后是同一伙人,李安也是他们选中的,有点惊悚。”

沈三通反问:“这不是理所当然吗,像贾樟柯的电影,你觉得真能赚钱吗,为什么还是有人买他的版权?”

“把他电影版权买下来,放在艺术院线放映,收不回成本,要靠官方拨款。”

“人家花钱,然后挑选符合自己利益的文化作品,挑选文艺白手套,不是正常的吗?”

“它们的媒体为此服务,将这些事情遮掩住,淡化处理,不也是正常吗,拿钱办事。”

于冬张了张嘴。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