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保有人性的日本士兵,面对杀戮,他会恐惧,也会想家。
在把第一次给了一个叫百合子的慰安妇之后,他会想要娶她。
百合子以及长得像她的女人的死,会让他受到很大的刺激。
虽然除他之外,日本方面剧情更多的还是对日本人暴行的展示,但给一个侵略者有血有肉,本身就有大问题。
整部影片,中方视角断断续续,日方视角有血有肉。
陆川大佐企图用客观、中立来解读这场历史,人间悲剧。
可这样的题材,不能不谈国耻,只谈电影。
民族苦难和伤疤面前,保持中立本身就表明了立场。
原版没有对这场大屠杀产生的原因,和日本士兵变态行为的背后进行思考。
如果仅仅这样,虽然依然垃圾,但放眼娱乐圈的情况,能说的上一句还可以。
但是电影来了个鬼子军官“忏悔”剧情。
角川忏悔了,自杀了……
角川这个人物,贯穿始终,善良纯真,洁身自好。
对慰安妇百合子的爱情纯真执着,就连枪杀姜淑云,也是为了使她免遭凌辱。
影片结尾,他更是毅然放走两个中国人,然后以自杀来完成了灵魂的救赎。
问题在于陆川大佐代表中国人原谅,替鬼子忏悔。
你陆川有什么资格代表受难者原谅啊?
厕所神社供奉的香火,各地不绝的供奉,说明日本没忏悔。
你陆川大佐臆想了一群毫不忏悔人的忏悔。
鬼子不忏悔,你陆川大佐替人家忏悔,贱不贱呐!
第108章 本音建前,统一思想
中泉英雄得到指示,决定走人:“因为你抢夺了陆川导演的剧组权力,违背了我们之间的承诺,我们是遵守契约的民族,我必须离开。”
沈三通不耐烦道:“违约金、赔偿金准备好,按照要求拍完戏,随时可以走。”
正好改剧情,把角川这个人物写死。
《南京》,很难按照沈三通的意愿来拍。
不是很现实。
要是他来拍的话,中方突出惨烈和各式各样的抗争。
有背叛,也有投降,但那是支流,主流是无数人无穷无尽的抗争。
抗战抗战,在于抵抗。
抵抗不需要意义,抵抗本身就是意义。
大屠杀的时候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处于一个低点是事实。
但民族苦难面前,每个人都在贡献力量,也是事实。
作为电影,应该突出主流,而不是支流。
日本也是如此。
人性有吗?
当然有。
但只是支流,几十万分之一,主流不是人性。
应该突出非人哉。
它们将中国人不当做人,说明它们已经兽化。
突出穷鬼帝国主义。
日本人第一次吃到鸡肉,是侵略中国的时候。
烧鸟烧鸟,为什么不是烧鸡?
因为穷,没吃过鸡。
突出本音和建前虚伪文化。
日韩学儒家文化,学的囫囵吐枣,弄得不伦不类。
本音和建前是日本很重要的文化逻辑之一。
本音就是心里话,建前就是表面功夫。
说白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