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创眼中,李成功和牛耿是不对等的。
不仅经济上不对等,政治上也不对等。
李成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家里妻子贤惠,孩子可爱,不耽误他包养小三。
他只是暂时遇到了一点小小的危机。
最终,小三见到了妻子的贤惠,自惭形秽,选择退出。
而他也展现了富人的良心,家庭上选择回归家庭,老婆回应是“回家就好”,事业上打电话让小弟帮牛耿解决讨薪问题。
解决的方法,不是帮助牛耿从牛奶厂老板要钱,也不是从借条欠债的要。
而是李成功大手一挥,自己把钱掏了。
当然,原版欠条有伏笔。
借款人,和签字人不是同一个人,所以这个欠条拿不到钱。
但是不影响总体呈现的感觉。
犹如《盗梦空间》里的斋藤一样,李成功这样老板的好心,解决了底层人牛耿的一个大难题。
牛耿呢?
他是很朴素,也会说出一个两个感人的道理,但也就是到此为止了。
最后问题的解决,是老板的神兵天降,发了善心。
两个人物就不对等,差距太大,戏剧上就没有张力。
这个设计,不如《泰囧》。
泰囧里王宝强是一个烙葱油饼的,他不开连锁店,也不会弄上市。
累是累,但是他的收入不低,月入两万。
而徐光头的角色,是一个社会精英,科研人员,也是公司合伙人,商人。
但他有自己的难处,自己的成果被卖掉,要得到有决断权的大股东认可。
徐光头角色的社会地位,比王宝强的角色高,也更体面,但是根本上是平等的。
没有那种连对话都是一种施舍的味道,不是一个层次的那种落差。
港岛主创,做这个设计能理解。
周星驰电影很厉害。
但是从底层爬出去之后,和过去的人没了联系。
吴孟达说过,不是一个层次的了,周星驰的层次更高。
《功夫》里冯小刚给他客串,周星驰答应冯小刚日后也去他电影里客串一下。
可是后来冯小刚拍电影,周星驰反悔了。
在周星驰心里,冯小刚和他不是一个层次的。
对韩三平那就是随叫随到,非常的谦逊、客气、感恩有礼貌。
周星驰的电影很经典,也比很多影视剧更正,小人物有自己的酸甜苦辣,没有给黑道洗白,黑就是黑,这一点很好。
就是说戏外,那种层次划分,是很深刻的。
周星驰自己尝尽了白眼,从星仔,到阿星再到星爷。
对李修贤从修爷,到修哥,再到阿修。
《囧途》港岛主创这个说法和视野没错,但在大陆不是这样的。
能想象冯小刚称呼王朔为阿朔吗?
就算冯小刚实力各方面都比王朔强,也不会这样做。
沈三通对学院派老登有看法,当面见到也会叫一声老师。
港岛那个阶层区别,势利,太夸张了。
排练完之后。
沈三通打了个手势,场记宣布道:“开始。”
群众演员就位,嘈杂热闹的春运车厢立刻就浮在眼前。
沈三通看着监视器里的场景,有些吵,但呈现出来的是热闹,而不是吵闹。
从布景和构图来做文章,让观众看着不排斥,也不焦虑。
偶尔扫过和家里打着电话,喜气洋洋的乘客。
抱着一个小孩,奶声奶气呀呀笑着的孩子。
都是镜头语言的体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