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期铺垫稍微慢一点,后期是越来越快。
信息含量完全是好莱坞大片式的,就算知道了历史,也感觉目不暇接。
同时看完第一部,就知道曹操注定失败。
从庙算开始,一步步失败。
赤壁大战还未迎来真正决战,结果已经注定。
这种注定并非是历史的已知答案,是沈三通通过电影让观众自己领悟了答案。
给出的理由,老徐很信服。
沈三通的《赤壁》,是真的暴爽。
满足了国人独有的爽点。
史诗感的画面,越是有历史共鸣的越是爽!
历史本身就是有爽感,为什么之前的古装大片不爽,因为导演不懂历史。
沈三通显然很懂!
暴爽!爆炸!爽爆了!
啪啪!
影厅里掌声持续了五分多钟,经久不息!
很多人大声叫好!
嘉宾席。
王晶听着几乎要掀翻屋顶的掌声,心情很复杂。
他一直有观察现场观众的反应。
很多他理解不了的地方,明显内地观众看的很带劲。
结束后。
听到那么长时间的掌声和叫好声,他就知道,沈三通这部戏又要成了。
吴宇森马失前蹄。
当年抢《赤壁》题材的时候,绝没想过沈三通成长如此快,能驾驭这种大剧组,表现如此强势。
吴版《赤壁》,王晶了解了大致内容,很明显没拍好。
主基调不对。
《赤壁》是以少胜多。
历史上最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以少胜多,双方力量悬殊,看点在于敌多我少的困境,甚至绝境面前,如何取得胜利。
需要做极大铺垫和剧情设计,不可能一上来就胸有成竹。
吴宇森版本,是带着已知胜利视角去拍的。
没有紧张,没有压力,也就不会有激动。
沈三通版本第一部结尾,草船借箭之后,诸葛亮和周瑜,双方畅饮。
喜悦之情,隔着荧幕都能感觉到,吴宇森根本没有这种情绪。
王晶感觉可惜。
吴宇森这部戏在很多古装大片中不算差,日裔诸葛亮有点问题,但也只是小瑕疵。
可惜和沈三通同题材撞上了,被打爆已成定局。
如此一来,古装大片的话语权,要从港岛导演手里,转移到沈三通手上。
本来陈可辛还能守一下,《投名状》拍的不错,给中影赚钱了。
但《武侠》直接捞钱,显然也不行。
王晶觉得这些港岛同行,是真的不过日子。
又回到97年之前,捞一笔就跑的心态。
徐克极为震撼!
盯着屏幕,久久不能回神。
巨幕的整体画面、音响呈现的效果,比之imax有差距,但比普通影院强太多。
很显然,沈三通《赤壁》做了特别适配,调整的非常好。
徐克95年就想拍三国题材的电影。
当时他心中的理想人选,赵云李连傑,周瑜刘德华,孔明周星驰,大小乔关之琳、李嘉欣。
看完沈三通拍的,他觉得不一定能拍出来。
电影质感太强,特效很真实,已经接近好莱坞十年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