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虹霓关》剧情是:瓦岗军将领秦琼攻打虹霓关,守将辛文礼出战,为谢映登射死。”
“辛妻东方氏夫人为夫报仇,阵上擒获王伯当。”
“因为慕名其英俊,促丫环作说客,降顺瓦岗寨,改嫁王伯当。”
“在洞房中王指斥东方氏不为夫报仇,杀死东方氏。此剧又名《东方夫人》。”
前世这段电影剧情也差不多如此。
同为导演,沈三通能感觉到陈凯歌的挣扎,问唐嫣:“你知道好玩在哪里吗?”
唐嫣让他别卖关子:“哪里?”
沈三通道:“陈凯歌思想在变化,之前,他儿子都是在美国生的。”
“坐个加长林肯,都感慨从此就是人上人的人。以前不排斥去美国。”
“但看电影,他对去美国,不是坚定热情,而是排斥,要靠报纸,靠周围人逼迫才决心前去。”
“刀马旦开场,赴美演出提刀骑马,先亮刀,简直是闯龙潭虎穴,而不是朝圣。”
“如此呈现赴美演出这段剧情,陈凯歌没有忘记《无极》。”
“《无极》在欧洲上映,遭遇唱衰,在美国一开始也唱衰,经过复杂斗争才有所改变。”
“东方夫人有他自己的影子,王伯当相当于美国或者西方,他曾经很仰慕,然后发现对方转手一刀杀了他。”
“他这样一个馒头,看的比天都重的人。”
“小心眼,不可能忘记。”
唐嫣一想还真是,颇觉大开眼界,又好笑:“小心眼,你就怎么损陈导是吧?”
“《无极》那个情况,可不是他小心眼,差一点身败名裂。”
沈三通看下去,电影里有段剧情是前世没有的,让他笑喷。
梅兰芳刀马旦表演完,美国人敬礼。
随后,演出结束,还加了一幕美国胖子敬酒剧情。
那胖子有几分像哈维·韦恩斯坦。
沈三通估摸着是他介入,这一世,凯子哥至少挽回了点面子。
唐嫣莫名其妙:“哪里好笑?”
沈三通解释了前言后果:“陈导是给自己加戏。”
唐嫣:“真的吗,我不信?你是不是想多了?”
沈三通肯定道:“电影就是这样,充满了主创的私货。”
“《梅兰芳》自然充满了陈凯歌的私货,越是感情饱满和纠结的地方,越是和他心心念念的有关。”
第9章 标准是什么?《叶问》也算优秀
电影后半部分剧情崩了。
拒绝给日本人演戏,看的沈三通皱眉:“又给小日本找不存在的人性!”
唐嫣劝他:“你别生气。”
沈三通叹息道:“我肯定生气!”
“你看,电影里,这个日本军官、少佐田中隆一发出了‘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支那文化;欲征服支那文化、必先征服梅兰芳’论调。”
“这可是日据时期,是侵略!”
“给这个人物设计的很懂艺术,15岁即观看过梅兰芳赴日演出,对梅在‘征服’之余,也抱持了最大的敬意。”
“为什么要加上敬意?哪怕是担心杀了梅兰芳引发舆论,影响国际观瞻,也比设定日本军官主观上懂艺术、有善心要强!”
唐嫣见他发火,拍着他的手臂。
沈三通平复了一下情绪。
陈凯歌审美是可以的,问题是不理解牺牲和荣耀。
为了捧儿子,弄了一个白粥流星。
《志愿军》拍成了《我的导演父亲》又名《我的阿瑟儿子》。
陈凯歌导演了两部志愿军,第一部里的松骨峰战斗,第二部里报纸上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说明他大概是知道38军335团是什么样的部队。
但为了捧自己的儿子,牺牲和荣誉、家国,全部成了创作元素,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下的3连,在松骨峰之战打退美军5次冲锋,毙伤其500余人,全连300多人牺牲,只剩7人。
活下来的人也人人重伤。
被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该连“攻守兼备”锦旗一面,记集体特等功,第38军授予该连“英雄部队”称号。
陈凯歌为了他儿子阿瑟在第二部露脸,虚构了一个叫杨怀玉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