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第55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第552节(1 / 2)

(' 涉及的各方不只是自己利益代表,也是公司的利益代表,都会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沈三通画更大的饼:“具体业务是战术问题,今天我们只谈战略。”

“1979年,我们电影年产量只有50多部,观影人次却达到293亿,相当于每天有7000万人次进入电影院。”

“人们为了买到电影票,不得不通宵排队,一时之间,能在电影院工作的售票员,成了当时令人羡慕的职业。”

“近三百亿的观影人数,这个数字当然有时代原因,但我们看美国的市场,人均年观影4到五次。”

“考虑到美国是资本社会,又是多族裔、多语言的国家,没有一个统一文化大市场。”

“好莱坞电影生产的只是爆米花电影,不可能真切的触动利益群体,贩卖的只是浅层次快乐。”

“而我们的社会性质,和美国不同,我们在1986年就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07年农村取消学费、学杂费,去年城市也取消了。”

“也是八十年代,1988年我们建设了第一条高速公路,而去年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高铁开通。”

“可以想见的未来,我们的影院会在一二线城市扩建,也会铺设到四五线城市,连乡镇也会有影院。”

“农村也可以通过便利、廉价的交通,一两个小时就能前往城市观影。”

“我们有统一的文化市场,也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建设纲领,而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在07年我们gdp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如果算发电量、水泥量、钢铁产量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一,这些是实实在在的力量,没有人能阻碍我们继续发展。”

“所以,我可以给出一个很合理的预测,也不多算,保守估算。”

“随着我们基建进一步发展,市场进一步成熟,再加上文化大市场,我们每年的观影人次,是美国的两三倍。”

“未来人口依然算13亿,13乘以5乘以3,就接近二百亿人次,算少一点也是一百五十亿。”

“一张电影票也保守算,就算二十元,当我们市场成熟,将会是三千亿到四千亿的电影票房。”

“电影又是头部通吃的,以北美市场为例子,去年好莱坞北美票房收入为95.9亿美元,《蝙蝠侠前传2》,收获五亿多美元。”

“还是那句话,美国不是统一文字、文化大市场,而我们是。”

“当然,我们依然保守算,按照好莱坞的比例算,头部电影分走接近二十分之一,就是一百五十多亿人民币,20亿美元。”

“有前例可循,82年上映的《少林寺》,以0.1~0.3元/张的票价取得1.4亿的票房,观影人次达5亿。”

“这个数字被低估了,观影人次恐怕高达十亿,市场成熟之后,就算二十元一张票,多少?”

“二百亿,接近三十亿美元。”

“我们的单一市场,能提供三十亿美元。”

“我就不说随着我们经济发展,自然而然会有其他国家追逐我们文化,在其他国家也有票房,我们就保守算我们自己的单一市场。”

“一部电影二百亿人民币!按照文化产品属性,卖的再多也不影响总体制作成本。数字化是趋势,拷贝值几个钱?”

“也就说哪怕是几亿的大制作,仅作为制片方我们也能轰下几十倍的利润!”

“列位,我瞄准的就是一个未来,未来我们电影产出肯定会大幅度提升,我们从未来的三千亿市场上分走三十个点,就是九百亿。”

“这还是电影,未来我们版权意识会提升,各种周边,甚至类似于迪士尼、环球那样的影城,全产业链收入翻个三四倍不成问题。”

“百亿次的观影人群,会有多少衍生消费?饮料、爆米花,更是一个夸张的数字。”

“保守估计,电影全产业链年营收三千亿不成问题。”

“我们是文化娱乐公司,就算院线经营高成本,利润率也不会低于三十个点。”

“妥妥的高附加值。”

“未来,成熟的电影市场,简简单单支撑我们万亿的市值。”

沈三通拿起水杯喝了口水。

不只是说,还用ppt展示出来,数据非常扎实。

未来这个有很大的可能达到,甚至远比沈三通所说的更加宏大。

《战狼2》只是中国电影首部重工业商业大片,才是17年,影院建设没有达到巅峰,观影人次不到一亿六千万。

而且《战狼2》本身题材很保守,主线是一部被人抢了就逃的片子。

《流浪地球1》是科幻题材,还有浓郁的作者电影风格,不够爽。

《流浪地球2》更是如此。

在爽点方面真是不足,只是郭帆的私货是正常人的私货,不是拟人的私货。

就说《流浪地球》里面的美国政治实体,那种环境,怎么可能还存在?

太保守了!

而《黑神话》这种对于配置有严格要求的游戏,卖出了七十亿。

大部分销量是国内市场提供的。

也就是说,中国市场,单个可以吊打中国市场之外的总和。

这就是制度优势,共同富裕,叠加统一文化大市场的魔力。

21年,大荧幕突破八万块,世界第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