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谈中国电影的审核,质疑沈三通是依靠人脉关系通过审核。
纽时也跟进了,头版报道。
依然是蹭《囧途》的热度,从这部现象级中国电影入手,延伸到了抄袭,又转进了到了工业品山寨。
直接明示,中国商品依靠抄袭,品质恶劣。
然后又扯到了中国经济,从中国硬着陆引发全球危机,再到质疑中国如何复苏。
论据是《囧途》这部戏火爆,是口红效应。
沈三通看完赞叹:“人才啊!”
资本社会的笔杆子,强。
一路转进如风,中国这边的人递刀子,《囧途》抄袭言论,摘抄自中国一些主流媒体的文章,山寨言论也是如此。
光看这篇文章,会认为全球金融危机是中国引发的,而不是美国,也会认为经济一塌糊涂需要复苏的是中国,而不是刚爆了金融炸弹的美国。
这个觉悟,这个立场,沈三通明知道胡说八道,也要承认文章写得好。
助理问:“我们这边的媒体也跟进了,该怎么回应,发一篇声明吗?”
沈三通摇头:“我来吧。”
不得不回应了。
领导打招呼,属实是友邦惊诧。
沈三通登录洞天网,发了一张图片。
一张对比照。
一条狗对着《囧途》海报呲牙咧嘴,要多凶有多凶。
然后,面对英文报纸,乖巧安静。
沈三通什么都没说,却说了所有。
直接引爆了舆论场!
第40章 石砸狗叫
图片发出来之后,引爆全网。
爆炸!
统统爆炸!
这个时期很多流行词,基本上都是负面的,或者偏中性的,少见褒义词。
为什么?
因为报道方向和选择视角,掌握在媒体手中。
新闻、社会事件诞生的流行词,绝大部分都是负面的。
只因媒体喜欢负面。
地震的时候,出了一个“范跑跑(范美忠)”,性质非常恶劣。
他不只是跑了,而且在惊魂已定之后还在自己的博客和电视节目中把逃跑说成是一种珍惜生命、追求自由的“高尚”行为。
等于明知故犯,蓄意要把不道德说成是道德。
在这件事上,媒体在这样事关社会底线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本应该有鲜明的立场,担负起维护社会道德底线的责任。
但却没有。
事实上许多媒体在报道、评论这一事件时模糊了焦点,反而认为“逃跑有理”,采取为范跑跑曲意开脱的立场。
如郭松民在做客凤凰“一虎一席谈”时,严词痛斥这个人,直接被一些媒体按了个“郭跳跳”的外号。
反而网路世界自下而上,出来的流行词,往往少见贬义,大多带有一定趣味性。
如“打酱油”。
陈冠希摄影展之后,广州电视台采访一位市民,问他的看法,这位市民说:“关我鸟事,我出来买酱油的。”这句话也因此流传开来。
“很黄很暴力”。
是cctv采访中,一位北京小女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上次我查资料,突然蹦出一个窗口,很黄很暴力,我赶快给关了。”
还有“雷人”之类的流行词,都具有趣味性。
说白了,大部分人是乐子人。
很多人不是对媒体各种骚操作没有意见,只是发声渠道掌握在那些媒体手中。
制造出立场正常是不正常的,外向才是正常的氛围。
用“五毛”“愤青”等词污名化正常的行为和立场。
在如此恶劣的舆论环境中,依然有大量“自干五”。
沈三通的一张图,戳中了无数人心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