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跟欧洲电影联系更为密切,“飞升”更为方便。
大量欧洲的知名演员、导演去往好莱坞发展。
饰演汉尼拔的英国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出演《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意大利演员莫妮卡·贝鲁奇,拍摄《第五元素》的法国导演吕克贝松。
也包括诺兰,他是英国导演。
杰夫·比克斯缓了缓,自豪道:“好莱坞是娱乐圣地,梦想之地。”
“但你们毁了一切。”沈三通说。
杰夫·比克斯又不说话了。
沈三通说:“正是一批一批从世界各地进军好莱坞的优秀演员和导演们,铸就了好莱坞的辉煌,为好莱坞带来了创作活力,也成为好莱坞制作优质影片的创作源泉。”
“而作为金字塔塔尖的好莱坞亲手摧毁了你们的地基。”
“欧洲电影凋敝,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这些当年的欧洲电影大国,如今票房榜上是清一色的好莱坞大片。”
“日本电影则靠着动画片苟延残喘,票房榜上唯一有能力跟好莱坞大片竞争的只有动画电影。”
“韩国电影只能剑走偏锋,拍一些黑暗流,沦陷只是时间问题。”
“全世界,能在好莱坞大片攻势下,保留一定电影市场的,仅有我们和阿三。”
杰夫·比克斯道:“那是它们脆弱。”
沈三通说:“好莱坞胜利了,同时你们也输了,没有了活力。”
杰夫·比克斯觉得自己还是沉默为好,喝一口茶。
西方世界的尽头是阿三,精神世界上阿三俯视西方。
所以阿三自成一派,电影人不跟好莱坞往来。
中国新生代电影人以后在国内发展挺好,也不愿意去好莱坞。
最大关键是,“飞升”越来越像是一个骗局。
早前“飞升”了还有个机会,现在纯粹是掐尖把人废了,用最好的人才去刷盘子。
《凡人修仙传》这样的小说沉寂,大概也和此有关。
后世加入飞升骗局元素,现实源头也在于此。
美国影响力确实很大,当它文化衰败,连网络也变得疯狂、扭曲。
可以说网文也在吃屎,只是立足于爽文服务读者,所以没太过明显。
到了《宿命之环》,“美国灯塔”熄灭,东方太阳升起,文化上东升西降的矛盾公开化了。
巴里·梅耶明白了沈三通的意思:“你的意思是三通娱乐可以为我们提供活力?”
“想得美。”沈三通道:“现在我们年轻一代对好莱坞没有兴趣,老一代对你们有兴趣但是没有价值。也就是我,我和华纳可以在dc电影方面合作一下。”
“换个人,以你们现在的做事方法会把人毁了,没有平等合作的可能。”
“你们现在缺少一个强势合作方,能够屏蔽你们的内斗,为dc宇宙带来活力和生机,一般导演或者制片人做不到的,有能力又有资金,只有我了。”
杰夫·比克斯不喜欢沈三通傲慢的态度,但不得不承认他的说法确实很对。
好莱坞导演或者制片人,不可能直接找到母公司时代华纳和华纳兄弟老总沟通。
当然了,杰夫·比克斯笑了笑:“沈,你很聪明,很有谈判技巧,但,华纳为什么要和你合作?”
沈三通说了怎么多,最终露出了自己的目的,还是想合作。
哪有这么简单!
沈三通说:“我和华纳的合作,必然是平等的,我不想变成哈利·波特那样,票房大卖,但是却收不到钱。”
巴里·梅耶无奈,沈三通太自信了:“我提醒你,我们没有达成任何合作。”
沈三通说:“只有我能帮助你们。毕竟,诺兰的‘黑暗哲学’只适合葬礼,不适合票房。”
杰夫·比克斯又沉默了。
沈三通这个家伙说话不好听,但是总能扎心。
诺兰的风格确实过于浓烈,华纳需要一个故事,投资人喜欢的故事。
如果能讲通dc宇宙故事,哪怕是中国人一样可以合作。
杰夫·比克斯问:“说一说你的想法,你对dc宇宙的看法,做成漫威风格?”
沈三通毫不犹豫的否决:“不!这样风格撕裂会跟严重。和诺兰和扎克风格截然不同了。”
杰夫·比克斯不由点头,沈三通确实有点东西。
沈三通说:“而且我从不做模仿者!要是合家欢,dc永远是追赶者,连并行者都不行,更无法成为引领者。我不缺钱,没有一点挑战的事,我不想做。”
杰夫·比克斯和巴里·梅耶心中一震,引领者,他们真的没想过,现在只想着追上漫威的进度。
沈三通继续说:“我也不认为漫威的风格有多少,贩卖的只是童话故事罢了。”
“漫威在我看来,marvel,是money always rules vulnerable everyone#039s life。(金钱总是支配着脆弱的每个人的生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