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两银子,还能扬名,谁不心动?场面一时热闹非凡,纷纷夸赞小姐慧质兰心,刺史大人教化有方。
卫文康也听到了这个消息,眉头皱得能急死不知道多少个苍蝇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诗文到赚钱的时候才知道珍贵啊。整整五百两银子,都能在州城买座小宅子了,可惜他才开始学诗文,实在是拿不出手。
沈知行对这个诗文大会也很感兴趣,原因跟卫文康一样,缺钱。他家不过是普通农户,父母兄弟日子都还过得紧巴巴呢。
至于秦百宣,他看了看两位好友,最后下定决心,“你们写吧,届时我给你们投上一票。”
卫文康:“……你为何有投票资格?”
秦百宣:“袁家与我家是世交,我届时会陪祖父赴宴,祖父年纪大了,这种事情定然由我代笔。”
卫文康:“那能不能帮我多投几票,我诗文造诣差沈兄甚远。”
沈知行一口茶水喷了出来,“卫文康,你不要太过分,现在就想作弊?”
卫文康理直气壮,“都是自己人,不要那么计较,大不了到时银子分你一些。”
沈知行无言以对,只得说起别的事情,“袁都事乃是京城人士,为何婚宴设在江东?”
第163章 各有心思
秦百宣道:“我也有此顾虑, 问过祖父,祖父说兴许是江东公务繁忙。”
沈知行道:“这可是婚姻大事,朝廷是给足了假期的,异地为官的, 假期最长可达三月, 怎会因公务繁忙就把婚宴设在江东?”
秦百宣何尝不知道祖父是在糊弄自己, 但这种事情外人还真不好随意揣测, 只能摇了摇头。
第二日,庞教习上完课, 一如既往地洒脱,背着手就往外走。
卫文康上前把人拦住,恭顺道:“教习,学生有事请教。”
庞教习打量了他一眼,见他手上没带什么东西,不着痕迹地松了口气,“有什么事?”
卫文康从袖中掏出一小张折叠好的纸, “学生写了几首诗, 请先生指教。”
“原来是诗啊。”庞教习不以为意, 几首诗而已, 能有多少字, 指点起来应当也不费什么事。只是将将扫了那张纸一眼, 庞教习立马就合上了, “我今日还有事, 改日再说。”
卫文康低下了头,声音又轻又哑,“是我写得太差了吗?都怪我没有自知之明,叫教习费心了。”
等了一会儿, 见对方没有反应,卫文康声音更哑了,“打搅了,教习哪日有空,我再来请教。”
庞教习冷哼一声,“别装,这种玩意儿也敢往我这儿交 ,可怜的是我。”
卫文康抬起头来,面上不见任何异样,“情非得已,请教习见谅。”
“情非得已就可以来加害于我?给我一个看你这些玩意儿的理由,这可不是课业,也不在我的教授范围内。”
“这几首诗我预备送到刺史府参加诗文大会,届时在众人面前丢了人,也不好说是您的学生。”
庞教习忍不住了,“这些玩意儿你要弄去参加什么劳什子大会?”
卫文康脸不红心不跳,“只是初稿而已,改一改兴许能化腐朽为神奇呢?”
庞教习:“……这玩意儿怎么改?堆砌辞藻,意境全无,连一个用得好的词都挑不出来。”
卫文康拿出另外一张纸来,“这是我收集的贺新婚的诗词名篇,琢磨了半天也没找出差别来,还请教习与我指点。”
不怕学生差,就怕学生不知道自个儿差,庞教习那张毒舌再也忍不住,“有点自知之明好不好,这差别还不大?你看这处……”
晚上卫文康问秦百宣,“你对庞教习可了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