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换的啊,你进考场那天,我带着杨金跑了好些个摊子才换到的呢。”柳天骄说着又拿起几个铜钱塞给两个因动作慢正在哭鼻子的小孩儿,笑得牙不见眼,“看吧,我柳天骄就是这么英明,要是没准备,让这些小屁孩白跑一趟多不好啊。”
卫文康:“为何不去钱庄换?”
柳天骄:“……我乐意。”
因着五日后便是殿试,这会儿倒是并没有什么官员亲自上门道贺,卫文康也乐得清闲,专心准备起殿试来。秦百宣和沈知行二人更是卯足了劲头,誓要打个翻身仗,时间便过得飞快。
柳天骄只觉一晃神的功夫,又得把人往考场送了。只是这回的考场特殊些,身着盔甲手持红缨枪的士兵整齐列着,神情肃穆,别说进去,就说靠近些都让人觉着胆怯。
那日道喜的官差顺道送来了进士朝服,均为蓝缘青绸素袍,并使用了金线勾边,显得非常华丽。穿上它,就是再不像样的人也能显出几分气势来,何况卫文康这样俊美挺拔之人。出门前,柳天骄望着那细腰,忍不住上前摸了一把,依依不舍地问卫文康:“这衣服日后朝廷不会收回去吧。”
卫文康回了句“不会”后,柳天骄蠢蠢欲动的心才终于稍稍安定下来。嗯,以后有的是机会,不急这一时,到时让卫文康穿上这衣服与他……
柳天骄望着自家夫君那格外出挑的背影,把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了出去。这可是皇宫,自己还是要庄重些。
卫文康以前只在书上见过对皇宫的描写,总结起来就是金碧辉煌,气势恢宏。如今亲自踏在汉白玉的宫道上,才觉那些词藻都太过无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站到这片土地上才叫人上人。
“太和殿到,请各位考生驻足,整理仪容。”
随着礼部官员一声唱和,属于这届进士们的官途正式拉开帷幕。
第213章 殿试、赐官
对提着嗓子走进来的考生说, 今天是永生难忘的日子,往后荣华乾坤皆定于此。对殿内的众位大臣来说,今日又是普普通通的一日,除了家中有小辈参加殿试的外, 都在琢磨着什么时候才能下值, 希望陛下看乐子不要太专心了。
只是待那群身着蓝缘青绸素袍的队伍走近时, 众人不约而同眯了眯眼睛。这打头的小子面冠如玉, 美目清俊,身姿挺拔, 行走间衣袂翩跹,风姿卓然,竟是少有人及的美男子。不,准确来说,应当是未有人及。如此姿色,此前竟是闻所未闻,怕是从哪个乡旮旯里来的。
可惜了, 此人年岁不大, 才貌双绝, 若是出身稍微好些, 弄到家中为婿, 也算是美事一桩。也有人不怎么嫌弃, 想着家中爱女最是看中模样, 说亲怎么也不成, 此人出身虽差,能考到会试头名,也不算太辱没自家,回家就与夫人商议商议, 招他为婿。
他们都没有考虑此人已有家室的可能,毕竟能中进士的都是聪明人,婚姻这么重要的资源,该知道如何将其交易成合适的价码。纵使有了家室,停妻再娶便是。当然,更多的人不愿意背上抛弃糟糠之妻的罪名,在前程将明时就悄无声息地把人处理掉了。
经历过头名的美貌冲击,多少少女哥儿的梦中人边庭好像就没有那么显眼的,俊还是俊的,只是总觉差了点什么。
至于第三名,一个糟老头子,不看也罢。第四名还不错诶,虽不及头名,与边庭相比倒是毫不逊色,且年岁也小。若是把他换到第三名,今年一甲的相貌绝对能轰动全京都。
新科进士们不知道前辈们的想法,只随着礼部官员的唱和,找到自己的位置,恭恭敬敬地下跪,给大乾朝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行李。“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万岁。”
“都起来吧。”一道威严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谢陛下。”以卫文康为首的新科进士站起身来,虽好奇圣颜,却并不敢直视,目光只到龙椅下那高高的台阶上。
圣上并未多言,只微微点头,礼部官吏接着便唱和道:“殿试开始。”
太和殿甚大,即使满朝文武接在,摆下一百张小案几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众位考生坐到属于自己的小案几上,收起乱七八糟的心思,待考卷下发便一刻不停地开始答题,卫文康也不例外。
殿试只考一题,由圣上钦定,考生最终排名也由圣上决断,因而经了殿试的人都称为天子门生。圣上乃天下之主,思虑的都是天下苍生,自然不会出些经义史集之类的考题,哪怕有,也是以古喻今,这回也不例外。
卫文康看到考题,只有短短四个字:赋税之要。是有什么时兴吗,最近老碰到这种吝啬笔墨的题目。内容倒是老生常谈,卫文康起码看过上百篇相关文章,任你怎么写也逃不过那些老套路,好处是随便一个举人都能在短时间内搞出一篇还过得去的策论。可在场这么多人,背景深厚的比比皆是,若是自己随便拿出一篇文章交差,头名就保不住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