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魔幻探险 > 玄浑道章 > 第101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018章(2 / 2)

张御自入此中之中,就觉自身被一股无处不在的道法所包围,感应之中,那道法似随时可以落下,将他这具外身镇灭在此,这应该又是一种威慑手段了,他依旧是不予理会,脚下步伐十分之坚稳。

待过了前殿之后,他抬头一看,却是一个道人站在那里相迎,正是此前见过的兰司议,其人对他执有一礼,道:“诸位上殿司议正在大殿恭候天夏使者,请天夏使者随我来。”

张御心下微动,此前他看了过报贴,听了这话,立时便就了然,这次负责招呼他的乃是一些元老派的人。

他把元上殿诸司议分作“元老,举升”两派,但元夏内部其实是分上殿、下殿的。涉及到对外征战,照理说是下殿之事,但现在看来这些人是被排斥在外了。

这其实是个好消息,说明此辈千年以来的矛盾依旧未变。

他还有一礼,就跟着兰司议进入了大殿之中,过修士这个时候则是站定在了殿外,对着远去两人微微躬身。

张御跟着进入兰司议进入中殿,只觉微微一个恍惚,便见自己来到了一束通天光幕之下,光中有重重天域浮现映照,既现过往,又现未来,而两者之尽头,俱是落在这无尽光芒之中,仿佛此中乃是汇聚道理之所在。

光幕之中,乃是一尊尊玲珑剔透的青玉莲花座,此间座上站着十余名身着仙袍高冠的道人,个个都是仙风道气,身沐氤氲灵光。

他抬首一个个看过来,这应该皆是元上殿的上殿司议了,这些人修为有高有低,他一眼看出,求全道法的有三人,余下大多达至阴阳互济的层次,少数则是寄虚之境。

正如他来之前所想,元上殿势力远胜于天夏,眼前这些人还只是元上殿元老派的部分力量,可是即便只是这个阵容,已然堪比整个玄廷了,而且这里应该不存在那些大司议,不然兰司议一定会提前说及。

兰司议此刻走到前方,对着上方众人言道:“诸位上殿司议,这位便是天夏张正使了。”

张御打一个稽首,道:“天夏正使,张御,诸位元夏司议,有礼了。”

青玉莲座上诸道人也是肃容回有一礼。

这时站在左侧座上一名司议忽然开口道:“闻听天夏使者来我元夏已有半载,觉得我元夏如何?”

张御看了过去,道:“势盛道兴,蔚为壮观。”

左侧一名司议问道:“那不知比你天夏如何啊?”

张御毫不迟疑道:“各有千秋,难分轩轾。”

那司议呵了一声,道:“张正使,你此言恐怕是不尽不实吧?天夏有多少上乘修士,岂敢言能与我元夏相比?”

张御眸光清澈,站在那里从容言道:“若论一界之道,言那境界道法,不都是该比较上境大能么?以此来论,御思之,当还是能比得了的。”

……

……

第六十八章 上下争异名

张御一语说出,诸司议不禁沉吟起来,这话倒是一时不好回答了。

从大方向说,这话是正确的。

因为上境大能几乎就代表着一处世域道法的巅峰了,余下所有修道人无论数目多寡,对其而言都没有意义。

而由于万世乃是元夏所演化,所以万世多数上境大能其实就是一人,从道理上说,元夏有的,天夏亦有。

尽管当年演化之举并不是元夏所有上境大能都参与了,但是天夏作为最后一个世域,自也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在无法窥见到天夏天机的情形下,此方世域很可能也是有其他上境大能存在的,这里不好比较了。

其实这种比较本身也没有意义,因为两边相争,上境大能并不会亲自插手,胜负乃是在他们之中决出的。

可落在话语之中,因为不能否认上境大能的存在,自就不能说张御说得不对。

这时又有司议在莲座之上出声道:“张正使说及道法,倒是令贫道想及,适才见张正使攀渡云阶之时,化解障阻几无阻滞,看来天夏的道法也是不差的,只是不知似张正使这般人,在天夏又得几位呢?”

张御道:“自古以来道法之变乃是由微积广,由小至大,修道之路并非是能凭一己之力攀登向前,御能有今日之成就,自也是仰赖诸多道友,借托前人之功果,而天机时时变转,道法更是日日变化,待御回去之后,许又便多得几位同道了。”

诸司议听到这个,或是皱眉,或是露出冷笑。这时有一名司议摇头道:“谬矣,谬矣。张正使,你们走了错路也。

天理之中颇多变机,既困天心,又扰人意,左右乾坤,混淆阴阳。故道法之途,首要在于斩却变数,以求定根,一味顺从变机?那只会陷入堕变之中,永无证全道法之可能。”

张御看了一眼,出言之人乃是站于正面的一位貌古雅的老道人,亦是此间三位求全道法的修道人之一。

要是单纯从道理上讲,和他方才反驳之语一般,找不太多出错的地方来。

但是世上道理有许多种,在真正的终道拿到之前,谁都是有自己的解释的,要不然世上也就没有那么多相异道法了。

单纯寻变,那么就会如大混沌一般混乱无序,若只是单纯常定,则亦需如元夏这般最终夺取终道,此一道也未必能走通,只是眼下看起来最是接近终道,所以看起来像是最为正确的道法之途罢了。

可天夏自有天夏之坚持,天夏与元夏自所以不同,就在于道念道理之不同,若是顺从了元夏这一套,毫无抵抗的接受了元夏的道念,那天夏哪怕自身不灭亡,天夏也不是天夏了。

他看着那老道人道:“我天夏之道,定中有化,化中寻定,求上求变,变数乃我元夏之机缘,而非化乱之劫害,不管这位司议如何认为,事实是天夏如今与元夏齐头并进,焉能如此快就言及对错?”

有司议驳斥道:“张正使此言大谬,天夏能延续至而今,那是我元夏不曾先顾及天夏,而是征伐其余外世,故才能侥幸存继下来,此是我元夏之选择,而非天夏自身之功实!”

张御淡声道:“那元夏为何不先将天夏侵覆,反将天夏留待最后?这岂不是说元夏并无此等把握,既然这般,天夏凭何无法与元夏等同而论?”

座上司议多数沉默,虽然他们本能不喜这番说辞,但偏偏张御说得是对的。

为什么将天夏放到最后收拾,那恰恰是因为每回天机推演之时,总有比天夏更为容易对付的对手,秉持着先易后难,保存实力的策略,那自是先对着目标先去。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