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柳泫之只是个无证的野道士,要不是为了接活儿赚钱,她也用不着跟着师傅学怎么当神棍。
谢钰问:“那我们算是何种关系?”
脖子上传来细细碎碎的痒意,柳泫之手指拨了一下领子,谢钰顺势抓着她的手指挂了出来,她抱着柳泫之的手指滑到指根,一边晃着一边重复问道。
“我和小泫,是何种关系?”
柳泫之认真想了想,猜测道:“你在我的祖宅里……是我的祖宗?”
挂着晃的小黑团子突然不动了,她跳到桌子上,穿过辛辣的火锅热气,背对着柳泫之,坐到了窗台边上。
柳泫之戳了戳她:“你怎么不说话了?”
说什么?
说是第几代祖宗吗?
小黑团子往边上挪了挪,迎着河风很轻地哼了一声。火锅店里的沸水泡声都比她的声音大,柳泫之根本没听到她的声音。
见谢钰不理会自己了,柳泫之有些纳闷,但火锅里的菜已经重新好了一轮,尤其是土豆莴笋这类的,过了脆脆的时候,就不好吃了。
柳泫之先吃了两口,后面的话就被底下飘过来的船截断了。
窗户下的河上穿行而过几片小舟,唯有一只小船停在了栏杆底下,撑船的船夫和船头的客人,头头是道地介绍着‘柳河巷’的由来。
“……柳河巷啊,最早不过是个乡县里的偏远山村,你看我们后面这片山,离市远,什么时候都是穷苦的地方,就是来了个人,这才兴起来的。”
船头的两个年轻人似乎是爱听故事的,其中一个女人顺着话往下问,“谁?”
船夫还没张口,船篷里探出一个头戴玉兰花方巾的老奶奶,细眉细眼地笑着,盘坐在她们对面,接道,“……这里有一户商贾人家的小别院,一开始被京都来的小大夫盘了去,听说是为了方便养护天生痴傻的姐姐....也有人说是京都的家里遭了难,下乡逃难来的……听说只带了一个小丫头,我觉得还是来逃难的……那会儿的大小姐,出门都带四五个护卫……这块地方偏远,不能三个小姑娘就敢往这里跑……”
“不过……”说完,老太太又顺着感叹一句,“小大夫来的正好,还是个好人。”
“小大夫人好心善,不仅治病看人,还教人辨识草药。后来好多人把从山里寻来的草药卖给了镇上的医馆……还有些甚至开始种草药,一来二去的,还真让我们这个穷乡僻壤赚起了钱....”
“这就是缘分。”
又是一句感叹。
老太太把手里穿好的花手链递给两个年轻人,“五块钱一串,来两串吗?”
底下两位付了钱,老太太夸了几句好看,才继续说道,“那几年世道不好,开封地震瘟疫,我们这里也闹起了饥荒,哪里都不太平……村子里到处都是生病的人,没人采药种草了,小大夫只能出去买药,去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