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了家门,李灼光的母亲蓝横波完全无视了李灼光。伸手一薅,就将他肩头的黄世仁抱在了怀里。
李灼光无视黄世仁求救的目光,径自瘫倒在了沙发上,等待着开饭。
没一会儿,李父李光寒回到了家里,手里还提了不少卤味。看样子是李母知道了自家儿子要回来吃饭,打发李父出去买的。
为什么不会是李父自己主动去买的?
因为在李灼光童年的记忆里,曾经有过一段难忘的时光,在李母出差的一个月里,李灼光除了午饭是在学校吃的。
早餐与晚餐他和李父吃了整整一个月的面包和牛奶。
李父对于食物的看法就是,能维生就行。
第130章 过渡
难得在家里睡了一晚,但李灼光一觉醒来发现不是孤山的石质天花板反而有种陌生的感觉。
摇了摇头,李灼光起床洗漱,简单地吃过早饭后就准备出门了。休息时间有限,只有十五天,他昨晚在睡前查找了一下关于木质加工的工艺。
今天就准备出门去实地考察一下。看是否能通过相关工艺,将黑胶藤捋直。
临走前,李灼光看见自己的父亲正在看着论文。虽然父亲从退休后就开始下海经商,但是多年的教育经历还是让他比较关心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
看见李灼光准备要出门,李父放下了手中的论文:“这么早出门,准备干什么去?”
“没啥,帮朋友找点东西。”
“是吗?记得早点回来吃饭。”
“知道了。”李灼光扫了一眼桌子上的论文,标题似乎是《能源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李灼光出了门,打开叫车软件就开始设置目的地。他以前那家公司,老板为了签订合同,对于客户投其所好,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在帮助老板搜集各种各样奇怪伴手礼的过程中,李灼光的通讯录里也存了各种千奇百怪的供货商。有贩佛牌的,有贩新茶的,甚至还有专门帮人搜寻特殊宗教仪式物品的。
有一次陪着经理在东南亚某国与客户谈生意时,李灼光怀着上坟的心情,亲手送出了一枚十九世纪流传下来的干缩人头。
虽然那次为公司签下来一个大单,但是李灼光走在回酒店的路上时,看着经理那肥肥的背影,真想一脚将他踹进海里。
之所以没这么做,是因为路才走到一半,经理就开始抱着路边的垃圾桶狂吐,边吐边哭,害得李灼光安慰了他好久。
而在这光怪陆离的通讯录里,刚好有一人,稍显正常。他售卖是高档木质工艺品。
鉴于之前愉快的合作经历,李灼光联系他后,他很高兴地邀请李灼光前往他的工坊。
“李先生,您看,我们试了火燎、高温蒸汽,但这黑胶藤就是直不了。”工坊的技术负责人老张摇着头,表示无能为力。
李灼光接过老张递过来的箭杆儿,叹了口气,他知道老张已经尽力了。他谢过老张,转身看向工坊的所有人章老板:“这次实在是麻烦你了。”
章老板摆了摆手:“不麻烦,不麻烦,倒是我们没有帮上忙。
但是恕我多问一句,我这大半辈子都在和木头打交道,你这黑胶藤别说见了,我是听都没听过。这到底是产自哪儿的?”
李灼光敷衍道:“说实话我也不太清楚,听我朋友说是长在外国的戈壁上。
她看中了这玩意儿的韧性与强度,就想把它调直了做个把玩件儿,没想到这么难弄。”
章老板听后默不作声,指头粗细,一米来长,把玩件儿?年轻人玩儿得可真花。
在章老板的陪同下,李灼光走出了加工工坊,突然看到工坊出口的柜台前,摆放了不少木剑。
李灼光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因为一般健身用的木剑并不需要在剑身上雕刻北斗七星。
不过这些都是作坊里加工出来的样子货,比起王红木箱子里的那一把都差远了。但也可以理解,毕竟王红手上的那一把,可不是这个世界的产物。
章老板顺着李灼光的目光看去,也大概猜到了对方的想法,解释道:“最近不知道怎么了,不少人都出现了夜晚惊醒,做噩梦的情况。所以这种老料制作的桃木剑最近卖的不错。”
李灼光闻言心虚地缩了缩脖子,但紧接着又反应过来。这里是蓉城啊,我已经离开魔都了,我在这里可没有玩什么圆冲击闹铃。
但李灼光还是多问了一嘴:“最近这种现象很普遍吗?”
章老板笑道:“嗨,据我观察,出现这种情况多是学生与年轻人,我猜啊,大概是上学上班压力太大了,伤了神。
他们家里人来我这里买这个,也多是为了一点心理安慰罢了。”
李灼光想想,也认为是章老板说的那样,便不再记挂,与章老板寒暄了几句后就离去了。
这黑胶藤除了可以被点燃外,其质感与特性像极了金属,既然用加工木材的方式不能将之加工成型,李灼光便想试试加工金属的方法。
因为会被引燃,所以熔炼的方法就不能使用了。
李灼光找到了钢筋调直器的售卖厂家,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厂家的技术人员听了李灼光的请求后,表示愿意帮助他进行试验。
在车间里,李灼光紧张地看着那根黑胶藤被送入钢筋调直器。随着机器的启动,黑胶藤快速地从另一端出来,它竟然变得异常笔直。
甚至在与销售员交流后,知道了这玩意儿还带数控,可以按照设定好的参数进行等长度切断。
还自带打磨功能,李灼光让操作人员试了试,在调整参数后,成功地将黑胶藤的一头磨尖,并且还附带上了一圈螺纹。
好家伙,要是能用上这玩意儿,连箭头的制作都省了。东西是好,但实际投入使用还面临着一道难题。
“这玩意儿耗能如何?”
“380v,5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