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335章(2 / 2)

宋家不在了,百姓心中的信仰不在了,但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之后的事情夏哭夜不知道墨九卿是如何处理的,因为没过几日他就被调回翰林院了。

就在他刚跟墨九卿说了陆鸣的京报社一事的第二天,夏哭夜就被翰林学士给调回翰林院了。

跟他一起的,自然还有吉良三人。

夏哭夜在翰林院就很少再听到有关朝堂上的事。

不过,墨九卿砍了那几十个细作跟大顺朝的使者这事儿他还是知道的,毕竟这几十人就是在京城菜市口砍的,就当着满城的百姓。

他听说这几十人人头落地当天,衙门的人光是冲菜市口的血都冲了大半天呢。

然而,夏哭夜不知道的是,墨九卿不仅砍了这八十二人,还修书一封给大顺皇帝,问大顺皇帝要求赔偿,若不赔偿就要跟大顺开战。

墨九卿的信传至大顺时,也让西陵关那边的谢平安跟胡静姝做准备。

谢家军驻扎边境,只要大顺皇帝不愿进行赔偿,谢家军就要一路南下,攻打大顺。

大顺这些年投靠大和朝,跟大夏的关系如履薄冰,大夏也逐渐减少了输送至大顺的粮食。

大和朝虽也向他们提供粮食,但大和朝本身也是个缺粮的国家。

再者,大夏朝这两年被先帝嚯嚯得差不多,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大夏地大物博,以前是还没进行开发,导致大夏人多粮少,供不应求。

但在一年前陆家村向他输送了一批人才过来以后,墨九卿手中的人就开始马不停蹄的进行开发了。

这一年,他手中已经囤积了不知多少东西。

所以,一旦开战,大顺朝无论如何也不会是大夏的对手。

这也是为什么墨九卿不顾朝堂众臣的反对毅然决然下战书的原因。

除非大和朝跟大顺联手或许墨九卿还会有所忌惮。

可惜,在墨九卿跟大顺索要赔偿的同时,大夏也正式宣布跟大和朝开战。

大和朝在大夏朝的北面,大顺朝在西南面,两国相差甚远,大和朝现在都自顾不暇了,还怎么管大顺呢。

当然,这些夏哭夜都不知道。

夏哭夜最近正忙着修订历史文献呢,压根没时间去听八卦。

也不知道是墨九卿打过招呼还是怎么的,最近夏哭夜的工作少是少了些,也能按时回家睡觉了。

不过,让夏哭夜感到奇怪的是,自从他回到翰林院这边后,翰林院这些人看他的眼神就有些不对劲。

不仅如此,前些日子因为宋家一事还沉浸在悲伤中的京城百姓最近好像也缓过来了,因为这几日他回家的路上总能见到各种事情发生。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