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36章(2 / 2)

王子腾动作很快,九月初,督察院弹劾林如海的折子就送到了御前。

看到折子的天子,脸色变得相当难看,他好一会儿都没开口,而后竟然出乎众人意料的,直接摆手让众人退下。

督察院这位受王子腾指使的官员叫沈俊,他还不死心,赶紧要开口。

哪知道天子直接道:“这事儿,朕会秉公处理,你们都先退下。”

如此一来,沈俊猜测是天子想要包庇太子和太子妃,心底也在琢磨,若是天子不让查,那他就要再多多叫人,一起弹劾。

天子自己反而是一个头两个大,当即就去了皇后的凤仪宫。

皇后见天子面色不好,赶紧示意雪花送了一碗陈皮枸杞秋梨汤来,而后亲自端上来捧给天子:“陛下先喝点汤,去去秋燥。”

天子看着皇后,接过汤后,也没喝,而是长长叹了口气。

第195章 另有隐情皇帝为难

皇后见天子这样,猜测是前朝的烦心事儿,忙问:“陛下这是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儿了?”

天子对着皇后,倒是没有什么不可说的,但又重重叹了口气:“督察院可真是不懂事儿,竟然把林如海当年的案子翻出来。”

皇后愣住了,脑子里闪过好几个想法,试探着问:“是什么案子呢?”

天子一脸为难:“说林如海逼迫盐商们给他捐银子。”

皇后呆了呆,当即脸色也有些难看,这事儿吧,因为皇后也知道一些:那时候太上皇才退位,把皇位给了当今陛下,但位置是给了,权柄可没给。

当今陛下跟很多前朝老臣们可没什么情分,坐在那个位置上,很是被刁难。这都不说了,更为难的是,做王爷时候的私库,跟做了皇帝那就不同了。

一般来说,不只是皇帝本人,就是后宫众人,除了规定的月例银子和米面布匹等,其他的部分,比如赏赐下官、避暑出行等,都得从私库出。

皇家是有隶属皇上的园林产业,可这些纵有产出,那时候都还把持在太上皇手里,于是刚刚登基的天子,用钱的地方一堆一堆的,但能赚钱的地方那真是少得可怜。

这时候,天子想到了自己几个信任的官员,其中之一就是林如海。给他们去信问有没有法子,林如海就提出了这么个法子。

江南多富商,让他们自愿捐赠一点儿,也够陛下你花了。

这法子虽然有些损,但天子当时也没法子,只好同意了。

而后接连三年都是林如海从江南富商那儿拿了银子,一笔一笔登记好了,再辗转送进天子私库。

直到太上皇觉得自己不行了,把权柄和皇家产业都给了天子,这才停止了此项‘捐赠’。

所以说到底,事儿是林如海办的,但银子却是皇帝花了。

前两任两江总督、近些年的盐务官员们,都默契的装作不知道这事儿,并非他们真的不知道,而是他们很清楚,林如海实际上是林如海的心腹,即便当年不知,看三皇子取了林如海的女儿,也就都明白过来了,自然不会傻得去查林如海任上的账,甚至有官员知道这捐款一事,也都是装作不知道。户部的账目一直做的也很干净,这钱动的不是漕运、修河道、赈灾等民生之钱,所以大家也就默认不管了。

这也是天子乐意照拂林如海唯一的女儿的原因之一。皇后很清楚,若不是林如海死了,只怕这会儿户部尚书都是他的。

皇后之所以知道这事儿,因为那时候天子囊中羞涩,自己这个妻子贴补了不少呢。

这会儿督察院把这事儿揭开来,这不是直接让皇上难看嘛。

皇后不免也跟着苦恼起来:“督察院可真是不懂事儿,这都多少年的事儿了,臣妾看他们是闲的,见林如海的女儿做了太子妃,就要找点儿事情出来。”

完完全全一副抱怨的口吻,也是替天子不平。

哪知道却反倒是触动了天子的猜忌:“你说,督察院怎么会想到翻出林如海当年的事儿来?这事儿当年朕都觉得林如海做的十分妥善了,督察院远在京城,又是怎么查到江南这些蛛丝马迹的?”

皇后心底其实是有想法的,不过这会儿就当作什么都不知道:“臣妾看呀,他们督察院一向如此,说起来,汉代时候御史台的树木上全是乌鸦,所以被人称为乌台,臣妾看呀,这些御史就和乌鸦一样讨人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