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每退让,换来的却是如今的结局,我一闭上眼,就能看见芷哥儿就冲我笑。”
宝玉又继续说下去:“当初,我没能力拒绝这门亲事,老太太、太太、姐姐全都支持,幸好太子妃挺了过来,否则只怕我早就出家去了。也不用等到今日。”
他这话刺激到了伤心欲绝的王夫人,尤其是听见太子妃三个字。
王夫人咬牙切齿、双眼冒火:“你还念着太子妃?可人家却不念着你呢,你儿子会死,不就是因为太子妃女儿也病了,不然怎么没有太医?!”
王夫人此时此刻的模样,让宝玉愣了一下,就在三人以为宝玉会清醒的时候,宝玉却忽然放声大笑。
他的笑声,让听着的人觉得不寒而栗。
“曾几何时,有人向我说,太太是第一个讨厌太子妃的,我还不信。如今倒是全信了。罢了,罢了,果然是该散场的时候了。”
宝玉话音刚落就往外走,贾母赶紧吩咐丫头们拦着。
被拦住的宝玉没吭声,反倒是又回了他的房里。
宝钗赶紧让丫头守着,却不想半夜丫头就叫起来。
宝二爷不见了。
第232章 又悔又惊贾母病重
宝二爷不见了,宝钗不敢耽搁,赶紧派人去禀告王夫人和贾母,一面又安排人到处查看。
如此一来贾府上下都忙碌起来,宝玉失踪的消息整个府邸上下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贾政当即说去顺天府报案,王夫人则哭哭啼啼起来,赵姨娘在一旁内心窃喜,贾环则自告奋勇要带着人到外面去找,心底则巴不得宝玉就此找不到了才好。
贾兰也不能装作不知道了,他赞同他祖父的提议,让派人去报案。
“这么大的哥儿,哪有失踪的,只怕真是闹着出家。”大房知道消息最晚,但也还是赶了过来,邢夫人知道昨儿宝玉闹着出家的事儿,“依着我说,倒是赶紧派人到几个寺庙里找一找是正经。”
贾母听了有道理,一叠声的叫人赶紧去找,如此忙乱着到了天亮,贾政得去衙门,贾兰要去书院,就连看笑话的赵姨娘都支撑不住,回去睡了。
只剩下贾母、王夫人和宝钗三个,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莺儿则在屋内带着女儿,伤心的不行。
一开始,贾母王夫人等还存着侥幸心理,期望能找到宝玉,尽量能劝他回心转意。
可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派出去的人找不到,就连顺天府那边也是毫无收获。
日子过得越久,贾母等人也就越发失望。
贾政倒是最看的开的,见贾母悲痛难忍就去劝解道:“母亲,宝玉这孩子,生来就古怪,那块玉只怕不是吉祥之兆。这些年,他一直也是不务正业,倒是惹得老太太为他忧心不已。如今他既然尘缘已了,老太太何不放下心结,千万别为了那不孝的孽障,气坏了身子。”
贾母听了这些话,更是气的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何况,老太太,如今还有兰儿,又有丫头,老太太就看在重孙子重孙女的面子上,想开些吧。”贾政说的其实都是实话,如今顺天府都出人去找,还是找不到,只怕真是有些缘故了。
贾母叹息一声,还是没说话,贾政见无法,也就下去了。
贾母心底却是着实放不下的。
迷迷糊糊间,就看见宝玉来向她告辞,说些功名利禄无用,他已经顿悟了之类的话。
不待贾母开口,宝玉消失了,贾母看见的,竟然是自己早就去世多年的女儿,贾敏。
女儿面带哀怨,开口就是质问:“母亲,您这些年,怎么能如此对待玉儿呢?那可是您的外孙女儿呀。”
“我待她如何不好?她如今可是太子妃了,反倒是她,我不过白养了她一场了。”贾母不服气,顿时反驳。
“母亲这是骗人骗得久了,连自己也给骗住了。”贾敏冷笑起来,“玉儿能做太子妃,不过是靠着她父亲在天子跟前的功劳,要是靠您,只怕玉儿早就不在这人世间了。”
贾母正要开口,贾敏又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罢了,罢了,昨日因,今日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