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冰人倒是直接:“令公子已经是举人老爷了,何家看重的,就是令郎这份才气。要是在意家世,就不会让我来打听了。”
女方家里都主动提说了,卢家父母一合计,觉得这门亲事也不错,虽然家里穷,但还是准备了东西上门提亲。
双方订了亲,亲朋好友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原本两家说好,孩子们年纪都还不大,也不必太着急。将婚期定在了两年后。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一年多的时候,何家竟然提出了退婚,卢家全家都惊呆了,就连族人也全都惊动了。
依着规矩,必须在一方有重大过错时候,另一方才能退亲。何家此番完全没有道理,但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卢家如今可没人做官。何家不仅仅有何县令,听说何县令的亲哥哥,还在陕西那边做提刑按察使司的副使。
当时,族人的确有人提出,该去求一求李家,不能让何家这么欺负了。但卢父觉得,两家关系已经很远了,不好去攀关系。再者,李家出了皇后娘娘,不能让人觉得,是李家借着皇后娘娘来压人。
更何况,卢家打听到,何家之所以是会毁亲,是因为何家攀上了都转运盐使司同知,这位同知的老婆一年前死了,如今正要续弦。
何家赶着使人去同知大人家提说起来,见同知大人有意,这就急忙来退亲。
说到底,何县令当初觉得,卢家哥儿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将来只怕前途不可限量。
但现如今,已经有一个四品官在那儿,卢家哥儿将来就算进京参试,能不能中还不清楚,就算是中了,也不见得就是个会作官的。
更别提,都转运盐使司这样重要的地方,那位同知年纪也就三十出头,只怕将来还有的升呢。
思前想后,何县令决定退亲。
虽说退亲会惹来很大非议,但长远来看,对何家是有好处的。自己还有个小儿子呢,将来若是能得姐夫提携提携,也就受用不尽了。
卢文治从一开始听到对方要求退亲,再到如今了解了退亲的缘由,从本来的生气伤心中,反倒是恢复了过来,冷静的到父母跟前,说了一番话。
“何家如此势力,爹,娘,倒不如爽快答应了退亲,这样的人家,就算是结了亲,将来说不定反倒是结仇了。”
“再者,如今儿子一心准备考试,想的是先立业后成家,将来考的好了,自然姻缘也会有的。”
听完儿子的一番话,卢父卢母一直担心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被退亲虽然让他们难过,也觉得面上无光,但更多的还是对儿子的担心,若是儿子因此一蹶不振,那才是最令人伤心的事情。
于是卢家这边同意了退亲,一年后,那何家三姑娘就嫁给了同知大人。
因当初卢何两家结亲的事儿,乡里乡亲的全都知道,这会儿自然就少不了有人要指指点点。
但卢文治也都不放在心上,专心备考。
“其实中间几年,也有人提他说亲,到底也是个举人了。但他都没答应,一口咬定一定要等着春闱之后再说。”皇后讲起来,还有几分感慨,“其实说起来,虽然卢家的族长管理家族不行,但有一点,倒是从未想过要去攀附哪一家人。我母亲与他们到底也是亲戚,但他们却觉得,不能让我哥哥他们难做。这一点,倒是比很多人强了。”
黛玉听了,倒是想起父亲那边的族人,林家的族人跟黛玉他们这一支也是有些远了,但也没有出五服。
林家人那些族人也不见得都过得好,却也没想过,要来攀附。
“陛下若是只是想让状元给瑛瑛何悦悦做先生,当然没有问题。但若是大姐要选孙女婿,只怕就要多考量一番了,毕竟我也只是从嫂子那儿听了一些。”
黛玉点头道:“可不是如此,到底卢状元比馨儿大了那么多。而且,儿媳瞧着,馨儿那丫头,跟着五弟妹学了骑马射箭的,不知道会挑个什么样的。”
黛玉不知道的是,就在她来向皇后打听的时候,天子那儿,也正考教卢状元呢。
天子还不是一个人,还带上了瑛公主与悦悦。
第269章 乘船游湖采莲获赞
天子带着两个孩子,在曲池边见了卢文治。
天子开口问卢文治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朝政的。
“若有一日,你发现朝中有重臣贪腐,但此人权势滔天,甚至与朕亲近,你当如何?”
卢文治几乎是不假思索,声音清朗:“陛下,臣以为,贪腐之臣,无论权势多大,皆为国之蛀虫。臣若遇此事,必直言上谏,即便触怒龙颜,亦在所不惜。因臣深知,陛下乃明君,必不容此等祸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