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10章(2 / 2)

更别提宝姐姐一句话,刺的探春不快。

“朱子都有虚比浮词?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办了两天时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把孔子也看虚了!”

利欲熏心四个字,说的探春当即反驳她:‘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

大嫂子李纨见态势微妙,赶紧笑了一句:叫了人家来,不说正事,且你们对讲学问。

宝姐姐却不领情,一本正经道:“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明明说的是最俗气的事情,宝姐姐偏要抬着学问来,怎么说,还都成了她站理。

若是口舌之快倒也罢了,等着宝姐姐说出:虽是兴利节用为纲,然亦不可太啬。纵再省上二三百银子,失了大体统也不像......

探春才彻底明白,宝姐姐这一遭,并不为改革,反倒是彻彻底底执行太太一句话:别弄出大事来才好。

换个说法,贾家入的少出的多,终归与这时候的宝姐姐,关系不大,她断然不会在前途未定的情况下,得罪任何人。

果然是施小惠而全大体。

探春只觉气馁。单单看日后结果,就知道,自己一番苦心,到底付之东流了。

而抄检大观园,更是让探春彻底看明白了很多事。

ps:

关于改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但有一点,姬子不知指谁,也未闻以《姬子》名书者,这就是作者前面借宝玉之口说了:杜撰的太多......

第304章 番外一、才自精明志自高(2)

抄检大观园时候,宝姐姐立刻搬了出去,探春就明白——这样一个只为自己打算的宝姐姐,将来就算成了宝二奶奶,也还是只会为她的小家打算。

但就算探春明白,也无力改变接下来的任何事——就连老太太,当初金玉良缘最大的反对者,如今都改了主意。

只不过,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出乎了任何人的预料。

林姐姐竟然被指婚给了三皇子。

东南朝廷战败,得知天子有意选人和亲,贾府上下不少人,都动了心思。其实不只是贾府,整个京城动心的人家也不少——一个姑娘,甚至可以是一个庶出的姑娘,换来一个府邸的荣耀,实在是太划算了。

探春是在听闻朝廷对选出来去和亲的姑娘要进行考核之后,开始动心的——朝廷如此重视,只怕朝廷还有后招。

战败和亲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但若是朝廷还有后招,那一切就又不同了。

林姐姐的主动邀请,大大出乎了探春意料:贾府对不起林姐姐,若说往日探春还不够清楚,后来得知林家不少家产被贾府用了,竟然连林姐姐的嫁妆银子都被挪用,探春才知,原来人心真能贪婪到这样地步。

这样的贾府,林姐姐就算是永不往来,也是应该的。

但在自己决定去和亲的时候,林姐姐还主动关心了自己,让自己一定要想清楚,还把岛国国主的性格脾气等全都告知了自己。

这越发让探春感激——以德报怨,虽然自己不属于用了林姐姐家产的那个人,但有句话叫做,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贾府上下,每个人都有份。

所以见到林姐姐后,探春相当直接:“林姐姐,陛下考核的那些问题,我已经看出了点儿门道。”

探春的才华,黛玉是深知的,所以这会儿听了这话,点了点头,等着探春继续说下去。

“朝廷对岛国,迟早会再有一战。”探春看的很透彻,“而且,这一战应该不会等太久。而一个番邦小国的王妃,若是能传回来一些有用的信息,那对朝廷而言,自然是最好的。”

“若是三妹妹,我很肯定,三妹妹能做到很多,甚至比陛下想的,还要多。”黛玉心下感叹,三妹妹果然聪明,“但,异国他乡,一个孤弱女子,定然艰难万分。”

这些探春当然明白,既然林姐姐如此真诚,那探春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林姐姐,家里什么情况,你是知道的。如今二姐姐嫁了个那样的,我将来能如何,真不好说。”探春摆出理由来。

“于我而言,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实现我人生理想的机会。”

“退一万步,就算我不想去,府上不知道多少人,巴不得我去呢。一个郡主之位,对于如今的荣国府,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黛玉深谙荣国府那些人的德行,探春的每一句话,都是实话。

“你若真考虑清楚了,那我就不劝你了。”黛玉起身,从书案上拿下一叠资料,“这里,是我整理的岛国的资料,还有岛国国主的,三妹妹先看看。”

“里头的资料,也不一定完全对,但总能帮上一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