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蔡经略的偏爱,探春在岛国后宫自然是无往不利的。
蔡经略的后宫人不多,但事儿却不少。不过种种矛盾中,最突出的,就是两个王子之间的矛盾。
看来,岛国真是把中原的文化学了个七七八八,就连内斗,也学到了。
说来也挺有意思,国主的大儿子蔡国珣,虽然是长子,可不是嫡出,他的生母地位很低,起初只是一个婢女。
而二儿子蔡国邦,才是嫡出,也就是蔡经略原配生的。蔡国邦的舅舅,是岛国领军的将领。
兄弟二人平日里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只是都被他们父亲压着,才没有闹出大事儿来。
蔡经略仗着自己的威严,并没有把两个儿子的争夺放在眼里,这个位置,他想给谁就给谁,只有经得起考验,才能成为合格的继承者。
蔡经略的自负让探春松了口气——一个自负的国主,比起小心翼翼之人,就要好对付多了。
两位王子很快都注意到了他们这位新来的、快速获得了父亲宠爱的、来自中原王朝的郡主。
而得知父王要开设盐场并设立盐课司后,二位王子都吃了一惊:岛国并不缺盐,但一直以为,盐场都是私人开设。
再一打听,这事儿是新王后提出来的——盐是国之物资,该有朝廷掌控,否则容易受人利用,也不利于控制盐价。
虽然探春此举,只不过是把中原王朝的法子挪过来,但她考虑周全,盐务法典都清清楚楚,轻而易举就说服了蔡经略。
这让蔡国珣和蔡国邦都意识到,他们的这位继母,是个顶顶聪明之人,他们应该想法子拉拢她才是。
而这时候国主一名换做江春华的妾室,怀孕了。
江春华同样出身很低,原本是个绣娘,没成想被国主看上春宵一度后,就上了位。
江春华心底很忐忑的:新王后都没有怀孕,自己先怀孕。
而且新王后看起来,可不是什么温柔慈善之辈。
没曾想,新王妃待她却很好,不只是吩咐太医好生照看,还大方的将她从中原带来的名贵药材都拿了不少给她。
更难得的是,王妃还把她家中嫂子难产的事儿,细细告诉她:“所以呀,这女人怀孕,最是艰难,千万别贪图一时嘴快,吃太多,将胎儿养的太大,将来不好生养。你也别提心吊胆,过的舒适最重要了。”
一开始,江春华依旧是不放心的,但都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她用心观察,发现新王妃真是坦坦荡荡,对她也真是十分用心,江春华也就渐渐放下心来。
“如今这天暖气清的,你也别总是闷着,宫内各处多转转。”探春亲自陪着,这也是她好多多熟悉宫城各方的好机会。
探春如此大度,考虑周到,更是让蔡经略满意。
满意的蔡经略接过探春递来的南红玛瑙雕花鸟纹壶,有些不解:“这倒是个不错的,俏色巧雕而成,工艺精湛。”
夸了一句,却不料探春告诉他:“这是大王子的妻子,今日进宫陪我说话时候,送来的。”
什么?老大媳妇?这是什么意思?
蔡经略顿时生出了不满的情绪:老大如今不仅仅想在朝廷拉拢大臣,现在居然,连自己的后宫之人,也想拉拢。
手伸的太长了。
隔日,蔡经略就找了个理由,对大儿子申斥了一番。
二儿子蔡国邦高兴了:看样子,只怕继母还是觉得大哥不行,不会支持大哥。
不支持大哥,那就要支持自己了。
蔡国邦琢磨着该如何试探试探。
第306章 番外一、才自精明志自高(4)
但探春都没料到,蔡国邦想拉拢自己,做的比蔡国珣还要离谱。
蔡国邦的夫人田氏进宫拜见,笑容倒是恰到好处:“我们二爷觉得,母亲最是慈爱温和,不免想到自己亲生母亲,可怜二爷,出生没多久母亲就不在了。二爷一想起自己孤苦了这九年,便很是伤怀。”
然后田氏竟然站起来,十分诚恳道:“因而二爷盼着娘娘以后也多疼爱些,若是有幸,自是愿意称娘娘一声母亲。”
什么??探春简直惊呆了,这操作完全出乎探春想象了,二王子这意思,要认自己当亲娘?
大王子不过是送点儿东西,国主就这么不满,这要是知道二王子这举动,只怕得气的不行。
探春心下感慨,面上倒是很正经道:“这话说的就差了,如今我本就是王后,无论是哪个王子,也该尊我一声母亲。所以这话,我劝你们还是别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