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海抬头看看管家,自己让人换了水,润了一下喉,“算了,先吃药吧。”
管家忙下去安排了,林海没动,自己低头想着自己心思。又休息了两日,就回大理寺点卯了。衙门的事原本自有体系,想管事,自忙不完。但不想管事,他能保证一天都没一件事。
想想让长随去买了《脉书》,自己默默的看了起来。林家的脉案,赵崇根本没带走,每日他就拿着脉书对着贾敏的脉案一个个的查。
好歹也是探花郎出身,古人也常说,不为良相,必为良医,虽说这话过了些,但他们这些人给人看病可能不行。但是看得懂脉案,还有药方还是容易的。
于是,这位开始了自学之路。原本只要有针对的学,就没什么学不会的,特别是拿着脉案,再对着方子,查查书,没事再去找民间的大夫聊聊天,他慢慢的就能看到一些过去的故事了。当然这是后话。
之后,再去贾家接孩子,他就不自己去了,就派着管家去。黛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双方都刻意的把一块把她瞒住了。不过黛玉倒是真的觉得父亲的身体看着好多了,虽说还是阴郁,但是明显的,精神是好了很多,两人一块去骑马时,都显得状态好了很多。黛玉真是把赵崇夸了又夸。让林海和赵崇两个人都显得有点不知道该给她什么表情。
第266章 贾家的学子
对欧萌萌来说,日子回到了平静。欧萌萌终于开始了一段十分舒服的退休生活。每日里,就抱着贾珝看着女孩们忙碌,然后贾珝会帮忙跑跑腿,还要告诉她,‘乖哦,珝儿忙完了,再来找老祖宗玩。’乐得老太太不要不要的,可算是知道啥叫‘萌化了’。
连贾珝都这么忙了,荣府自就更忙了。特别是学里的那些孩子们,一是,离二月的县试越来越近,他们的心也越发的悬了起来。不过没悬一会,就发现,他们没时间想考试。
想过了十一月就是要过年了,过年前,庄子要送年货来,而从腊八起,各家就开始送年宴的帖子,而也就表示,要准备各府的年礼,还要准备年宴。
今年是贾家大将军府开门迎客的第一年,再说族学里各种事,也亏了众人的提携,像帮忙看文章的大儒们,来学里教武的小将们。还有没事来转转的六部官员,怎么送,送什么,里头都是大有讲头的。
像四王八公之间来往,那就是罗圈礼,反正都是那些东西,大家交换罢了。但因为族学,这些京官们,怎么送,就是有讲头了。贵了,你让人家怎么还?薄了,就把人得罪了。于是这些孩子们真的愁死了。
然后乌庄头送来了庄子的租子和些新鲜的玩艺,他们自是要去清理,收拾,然后还有功课,宁荣二府十多个庄子,地理位置,环境,出产,人口,调查报告。及对于庄子的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