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24节</h1>
“早些年光求医问药,不知花了多少银子。”
暗示她和她额娘花钱最多,然后话锋一转,“可老太太走的时候,只留了半副嫁妆给公中。若家里有钱,或者没有大的花销,二婶绝不会跟你张这个嘴。”
老生常谈说起祖母偏心长房,哭穷也是日常,至于大的花销……应该是指房子被烧的事。
对方说什么,石静都听着,不做回应。
最后二夫人图穷匕见:“你额娘留给你的,是她自己嫁妆,她愿意给谁就给谁,任谁也说不出什么。可你祖母给你的那副嫁妆,能不能挪借一些出来,给家里应应急。”
这种挪借事,之前还少吗,哪一回不是肉包子打狗。
别说嫁妆被她转移了,想要拿回来费劲儿,便是在她手上,石静也不会再往外掏。
脸都撕破了,布局已然开始,没什么好顾忌的。
但两桌之间只隔了一道屏风,这边说的话那边能听见。此时隔壁桌的谈笑声忽然弱了下来,似乎两边都在等她的回复。
既然他们都想听,那她就回复一下好了:“二婶,不是我不肯把祖母留下嫁妆拿出来,而是那笔嫁妆不在我手上,想拿也拿不回来。”
就知道她会搬出太子,二夫人淡笑:“你还没成亲呢,你的嫁妆还是你的,不是太子的吧?”
屏风那边传来二老爷声音:“就算成亲了,你的嫁妆也是你的!”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太子不是平常人啊,石静点头:“二叔二婶说得很是,不如您二位递了帖子进宫,把这番道理当面告诉太子,将祖母嫁妆拿回来。若是能行,我愿意把那些嫁妆都让出来。”
有本事找太子理论去。
尴尬沉默过后,石静拿起帕子按了按并不存在泪水的眼角,颤声说:“家里难处我知道,可我难处家里应该也知道。”
太子不喜欢她,满京城都知道。
比惨谁不会,想要回嫁妆,门儿都没有。
明知石静的话半真半假,二夫人却挑不出一点毛病,从前怎么不知道她这么会装。
“大姐姐,太子要你的嫁妆去,总得因为点什么吧?”宝珠见二夫人败下阵来,提着脑袋就上了。
“大约是这段时间手头儿紧吧。”石静敷衍道。
有本事自己去问。
太子可是储君,谁缺钱他也不会缺钱,感觉自己被人糊弄,却找不到证据,宝珠气红了脸。
这时有个小丫鬟匆匆忙忙跑进来禀报:“老太爷,二老爷,二夫人,大姑娘,太子……太子爷来了!”
小丫鬟才禀报完,胤礽已然到,石静:“……”
中秋佳节,不在宫里陪皇上和太后,跑她家来做什么?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赶在这个当口过来。
想起那天太子醉酒,被她打晕在慈仁宫碧纱橱,石静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不要被他发现才好。
人长大了,心眼儿却变小了。
石静垂着头,尽量降低存在感。
从太子进门的那一瞬,宝珠就激动起来,身体前倾。石静坐在宝珠旁边,正好躲在她身后,避风头。
全家愣怔过后,赶紧站起身,祖父更是走上前去,带领全家给太子行礼。
胤礽目光在人群中一扫,立刻看见了被挤在后头的石静。他勾起唇角,和气地说:“往后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
好在男女有别,祖父很快将胤礽请去了屏风另一边,二叔更是殷勤地问:“太子用过晚膳没有啊?”
胤礽对膳食挑剔得很,这个不吃那个也不吃。而且他作为储君,喜好都是保密的,不会轻易在宫外用膳。
通常这种情况下,即便饿着肚子,也会说用过了,然后被人请去正堂喝茶。
石静忽然很感谢古代的繁文缛节,让她今日有可能逃脱。
太子来了,家宴就结束了。等他被人请走,自己就可以溜回后院,谎称病了,闭门不出。
胤礽再霸道,还能跑到石家后院砸门不成。
就在石静计划好一切,随时准备开溜的时候,听胤礽说:“还未。”
厅堂里又出现了尴尬沉默。
宫里规矩多,贵人们规矩更多,二老爷刚才有此一问,不过是出于礼貌。
毕竟太子是踩着饭点儿来的,又赶上了家宴,不问一句有些失礼。
此时所有人心中的想法,都与石静如出一辙,谁也没想到太子会这样回答。
还是老太爷第一个反应过来,吩咐人:“把残席撤下,在正堂另摆一桌。”
又觉得自家厨子水平有限,恐怕怠慢了太子,改口:“去醉仙楼买最好的席面回来。”
姜还是老的辣,石静感觉这样安排也好,并不妨碍她溜之大吉。
结果听胤礽笑道:“不必麻烦,这一桌就很好。”
死活不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