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见过纯宁公主之时,这孩子就已经要把人家夸上天了,这要是知道前日里小小年纪,却能把刘楷辩得节节败退,后来还在众举人的谈话之中,能精确总结并教导幼弟的罗姑娘,正是纯宁公主,那……
少年时代,张英是走过的,他再清楚不过,这个时期的少年,会经历此生最多的遗忘,可一旦有了执著之事,那便是一生之憾。
无论儿子对于纯宁公主,究竟是无关男女的纯粹欣赏,还是少年濡慕,心生好感,满人与汉人,男人与女人,身份与地位,都将会是他逾越不了的鸿沟。
如果不告知,儿子或许还可以抱有一丝幻想,如果告知,儿子会不会心如死灰?、
究竟哪一种是为儿子好,饶是读书万卷的张英,也难以抉择。
“既然父亲为难,那……儿子便不问了。”
正此时,张廷玉突然开口了。
张英怔然。
“一切……便由上苍决定吧。”
张廷玉低头,摩挲着手里《列女传》的封皮,然后慢慢的,将它放在了两父子中间的小案几上。
康熙十八年三月春闱,张英之子张廷瓒中举,位列二甲二位进士,康熙盛赞张英“勤慎可嘉”,令其充任皇太子胤礽的师傅。
与此同时,发诏天下,在汉臣之子和旗人之中选取少年英才,凡文武有长之佼佼者,将以少年之身,成为皇太子胤礽以及诸位阿哥们的伴读,一飞冲天。
此诏一出,举京沸腾,无论是旗人还汉人,无不开始对自己的后代严加管教,以期将来能在阿哥皇子身边某得一席之地,就算不是大阿哥和太子,皇帝春秋正盛,将来肯定有更多的儿子,那就是举家飞升的希望啊!
没有人知道,这一举措的背后,出主意的宁澄澄,深藏功与名。
第49章 后果前因 尝试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要是认真说起来, 关于在旗人和汉臣之子中选拔少年英才的提议,其实是宁澄澄被逼无奈之下才想出来的急智。
究其原因,到底还是因为张廷玉。
虽然她自认与张廷玉之间不过是一面之缘, 自己对他只有欣赏, 并没有其他感情, 而在她看来对方大抵也不过是因为与自己三观相合, 所以觉得跟自己谈得来罢了。
十来岁的小屁孩,懂个什么男女之情?
宁澄澄自觉康熙是真的想多了, 而胤礽那边……她觉得那是纯粹的占有欲作祟了,不论是张廷玉也好, 大阿哥胤褆也罢, 甚至于是偶尔会跑来找宁澄澄的四公主, 小家伙都不愿意他们分担到宁澄澄的哪怕一点点偏爱。
大抵是康熙带大的缘故, 弄得这孩子小小年纪就霸道得令人哭笑不得。
但宁澄澄却改变不了康熙和胤礽的这些想法, 而这种凡事都想太多或者说大直男思维,那简直太影响今后可能会跟宁澄澄有交集的每个人了, 不仅仅是张廷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