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芷若闻言一怔,眉间霜雪尽融,半晌,轻轻叹了一口气,道:“世间人人愁己羡人,殊不知其所拥有也为人羡——何必如此?却又一向如此。”姓郭的女子看了她一眼,道:“瞧不出你倒还有几分慧根。”
周芷若微微笑道:“从前在师门中听过的经文不少,耳濡目染。不过我心有恶性,成不了佛,注定做个自利阴毒的小人了。”郭姑娘笑道:“岂非正与那蒙古妖女天造地设?”
周芷若道:“世人都叫她做妖女,我却觉着她慷慨侠义,为人比我正派得多。”那郭姑娘嗔怪地瞪了她一眼,连连摆手,作势堵住了耳朵,叫道:“啊哟,这等你侬我侬,留着与你正派的妖女说去,我年纪大了,可听不得!”
又过数日,周芷若再修九阳神功,倒都没频发旧疾,偶尔气阻伤脾,也有九花玉露丸补身,身子竟是一日日好得多了。她心中喜慰,只盼快些回中原见一见赵敏,恰好那郭姑娘也想出海看看,二人妥当一番,驶了岛东的座船出海,一连数日,终于到了山东,渐近陆湖,大船行驶不便,索性换得一艘渔舟。
周芷若撑桨划水,姓郭的女子兀自坐在舟中。但见周芷若一身青衫,头顶蓑笠,伸桨入水,轻轻巧巧的一扳,渔舟就箭也似的射出一段路,竟是快得出奇,船身几如离水飞跃,看来这一扳之力少说也有百斤,她又是数扳,渔舟已近岸边。
此时夕阳西下,照得湖面上亮晃晃的,路人只见一个身材修瘦的女子把舟系在石级旁的木桩上,轻跃登岸,右手摘了蓑笠,露出一头乌发,那面色清丽绝俗,人又颇有兰花之姿,不禁都多去看上几眼。回头见姓郭的女子从小舟上牵下一头小青驴来,行人又见这姑娘容色文秀,姿态不凡,皆不由好生感叹。
二人走入甸镇,郭姑娘骑着青驴,周芷若便在前头牵绳,随她慢悠悠的投栈而去。
“此地是昌乐巡检司,并入北海县的,离终南山倒是还远。”周芷若背上负了斗笠,终是没忍住说了一句,却听郭姑娘在后头格格一笑,道:“你是巴不得想见姓赵的丫头,却不顾我这长年不见世面的老太婆,想游山玩水一阵也不成。”周芷若给她说中心事,面上一红,道:“郭姑娘玩笑我也罢,何苦非说自己老?我看你长不了我几岁。”
郭姑娘顺手折了路旁一根柳枝,拍了拍驴儿的鬓鬃,却笑不语。此时几近黄昏,周芷若不听她接话,看日头已沉了下去,说道:“也该寻地食宿了。”方又听那郭姑娘笑道:“你眼下心里只想着一件事,却还晓得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