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抬水缸的人顿时眼前一亮,“没错,肯定是菩萨显灵,知道咱们受难了,不然,以前的桃花河咋没什么特别的啊?”
宋初雪看着一群汉子虔诚望天的模样,有些无言,沉默的将杀毒水倒入盛了水的缸里。
提醒道,“别看了,赶紧抬水回去,还要烧开呢。”
一行人这才回神,憨傻傻的开始抬水缸走
时不时随风飘来几句话进宋初雪耳朵。
比如:“咱们桃花河里面是不是住了河神啊?”
“胡说,咱们桃花河里肯定住了龟仙”
有了李大夫拖着他那老迈的身躯,勤勤恳恳的告诉大家该如何应对霍乱的后续事宜,宋初雪真的方便了不少。
环境的清理的事情,就在两天内落下了帷幕,村长在陆老大的搀扶下,朝李大夫道谢。
“多谢李大夫了,我和桃花村的每一个村民都很感谢你”
他说了很多好话,几乎把他那不怎么好的口才发挥了一个淋漓尽致。
李大夫连忙摆手,摸着胡须,“老夫年纪大啦,要找一个地方安享晚年了,我瞧着桃花村就很好。”
“不知道村长愿不愿意让老夫在这里安享晚年?”
他是一个孤寡老人,倒不是没娶妻过,只是妻子去世以后没为他留下一儿半女,他也不想再娶。
因为他妻子的去世,和他其实是有一部分关系的,他一直很内疚自责。
看到桃花村依山傍水,村民互帮互助,不抛弃不计较得失的样子,他就觉得这个地方是世外桃源。
想要留下来,也想要把自己那浅薄的医术发挥最大的作用,如果能收到一个品行极佳的徒弟那是最好不过的。
村长顿时喜出望外,激动地一把握住李大夫的手,磕磕巴巴问,“李大夫,你你说的是真的吗啊?”
村民们如出一辙的星星眼,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李大夫,作保证。
“李大夫,您要是来桃花村,您家的水我给您挑了。”
“李大夫,您要是来桃花村,需要啥药材,我上山给你采”
“李大夫”
村里能有个大夫那是不得了的事情,大家头疼脑热的或者有什么情况紧急的时候,就不需要去镇上找大夫了。
很多时候奔波过去,人都错过了救治时间。
是以,村民们一个个朝着李大夫许诺种种好处,把李大夫乐得哈哈大笑。
“当然是真的了,老夫明年就六十了,是时候安享晚年了,等老夫住到了桃花村。
你们要看病,就要到老夫家里来,背着老夫出诊也不是不行。”
他捋着胡须,说出的话让大家安心不已,别说背着了,扛着都行啊,只要人能来桃花村住着,村民们心都安定了。
事情说定,陆老大架着牛车送李大夫回镇上,顺便收拾东西,其余人则欢欢喜喜的给烧了屋子的人家修整屋子。
一晃又过了五日,村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村中心的屋子已经修整好,李大夫也住到了桃花村。
村民们正热火朝天的给他盖院子呢,自觉劲儿足足的。
村长等人身上的伤恢复的极快,轻伤的人身上没留任何伤疤,重伤的人则还需要抹一段时日的药,大家对宋初雪很是感激。
而此时的宋初雪正站在东边的百灵山脚下,田地她已经找到,但是,竟然有人在种田,就很说不通。
好几亩田都插上了绿油油的秧苗,随风摇摆。
田埂上搭了一个小窝棚,里面有一张躺椅,以及一个小桌,桌上放着茶壶,而躺椅上躺着一个翘着二郎腿直打呼噜的壮汉。
汉子腰间别着一根鞭子,瞧着像是一个小头目或者管事。
她看了又看手中的田契,将周围的田地逛了一圈,数了又数,这五十亩田跟遗世独立一般,刚好方方正正的。
她咋可能弄错?忍不住朝田里的人喊了声,“你们是什么人?这田是我的,为什么在这种田?”
被问的人抬起头来看她,手上还握着秧苗,保持着弯腰的动作,表情有些呆滞。
像是毫无感情的干活机器,说起话来粗糙沙哑,“这是孙员外的田,他让我们来种的。”
孙员外?上次她在镇上就听到过这个名字,不正是卖高价粮食,发灾难财的那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