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喜欢瞧着人家做什么?一条鱼又不是多大的事。
有人附和道,“说的对,前些日子,花家不就拿着捞网在这捞鱼么,瞧着捞了不少,你们也可以试试。”
说罢,挑着水走远了,留下一群时不时瞧宋初雪两眼的汉子们对视一眼,心里似乎有了主意。
叉鱼不在行,捞鱼肯定在行啊,渔网买不起,花家的那种小捞网还是能自己做的啊。
说是捞网,其实就是用铁丝或者竹子,做成一个圆形,然后固定在一根竹竿上。
再将不用的破衣裳什么的缝成麻袋状,固定在做成的铁丝上,捞网就成了,既能漏去多余的水,又能让捞到的鱼逃不掉,很是方便。
只是这样的捞网捞鱼的时候没渔网方便迅速而已,不过,不少村民效仿花家,也就不缺一两个了。
打定主意,挑水的汉子们一个个挑起水走得飞快。
盯着湖面没动静的宋初雪扭头看了眼他们离开的背影,继而回过头盯着河里的一条鱼,手中木棍如闪电般刺入水中。
“噗嗤”的入肉声响起,明显是叉中了。
“哗哗哗~”
“哗哗哗~”
鱼儿临死前剧烈挣扎起来,鱼身晃动,鱼尾甩出无数水花,宋初雪的身上不免溅到了一些。
她手腕一动,将还在挣扎的鱼儿连带着木棍抽离水面,心说,和看到的一样,是条肥鱼。
而后她又如法炮制,叉了好几条,这才停了手,跟最近的人家买了一些柴禾,这才开始坐在河边烤鱼。
不换柴禾不行啊,捡根树枝木棍不在话下,烤个几条鱼还是要不少柴的,上山的话还要将鱼挂在身上,有那功夫,不如花一文钱买一捆了。
她刚刚架起火堆,将鱼烤上,就见不远处走来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一手扶着木盆的外沿,将木盆卡在自己腰间,另一只手则压着早已高出木盆两倍的衣裳,慢慢走了过来。
待得对方近了些,她才看清楚,这不就是和老七相亲的那个小丫头吗?大早上的来洗衣裳?
想起来那天两姐妹站在一起的时,如白天鹅和丑小鸭待在一块儿似的,宋初雪眉头微蹙。
虽觉得方家人太偏心,但这是别人的家事,与她无关,遂垂下了眼睑,只当没看见,继续烤鱼。
方小云闻着空气中淡淡的鱼香,本就咕咕叫的肚子跟擂鼓一般,停不下来,艰难的咽了咽口水。
在路过火堆的时候看清了宋初雪的样子,她笑着问好,“陆婶子好。”
人家两个儿子在高山村做苦工,当娘的出现在这本就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
小丫头虽然黑瘦,一双眼睛却亮的不行,对方打招呼,宋初雪也不好装不认识不是?
脸上挂着清浅的笑,回了句,“你好。”没有半点要客套的意思。
方小云也不介意,她问好可不是为了烤鱼,只是基本的礼貌罢了,又寒暄了一两句,这才端着木盆蹲在河边洗衣裳。
两人离得不远,她洗衣裳的时候需得撸起袖子,宋初雪一眼便看到了对方手上的伤痕。
怎么说呢,不是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该有的手臂,大家都知道,被衣裳遮挡住的皮肤一般都会白嫩许多。
那天方小蝶露出来的手腕就很白嫩,方小云就不一样了,手腕往上,全是新新旧旧的伤痕,淤青也很多。
其小臂上肤色也是黑的,手肘往上,露出来的肤色才稍显白皙,这又不是在现代,穿个短袖会晒黑什么的。
唯一能解释的就是这丫头经常撸着袖子干活,导致露在外面的皮肤晒得乌黑,而放在现代来说,方家绝属于虐待儿童那一类。
宋初雪顿觉吃到嘴里的鱼肉都不香了,味同嚼蜡,犹豫了一会儿,她状似不经意的问,“丫头,你平时都会干什么活计?”
【第229章第229章知道什么叫恶人自有恶人磨吗?】
她与方家可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不可能开口就问,丫头,你家里活计还不是都是你干的?你爹娘是不是打你了?
拿什么身份问这个问题?乡邻都算不上,还是拐点弯吧。
方小云挥着木槌打在脏衣裳上,听见问话,没有丝毫犹豫的回,“婶子,我洗衣做饭插秧种地都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