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300章(2 / 2)

“我嘛,是个俗人,觉得不能共苦那也不配和陆家一起享福,所以,陆家起来的时候,我就尽我所能对她好点,也算弥补以前她在陆家吃得苦。”

“也好让她明白,在娘家的时候她有亲娘护着,在婆家,她有婆婆护着,有丈夫护着,还有妯娌们谈心说话,这就是她心里的家,和在娘家没什么区别,亲家尽管放心。”

拿出嫁妆这事儿刘母听刘荷花说过,因为陆家发达了以后,宋初雪不仅给补回了她用出去的嫁妆,还补了不少金银饰品。

让刘母觉得自家闺女傻的话都卡在了喉咙吐不出来,现下听着宋初雪的一番话,让她心里无比熨帖,谁不想闺女嫁的好,谁不想亲家是个明事理且不小气的?

宋初雪便做到了,不论是干啥首先想到的都是亲家,哪怕是一丁点不满,刘母都没有了,在心里都是对宋初雪的夸赞。

殊不知,若刘家是个喜欢占便宜不好相处的,宋初雪是绝对不会和刘家有所往来的,闺女嫁在陆家又如何?又不是娶了整个刘家。

两人又说了好一会儿话,直到刘家的媳妇们帮着收拾完碗筷等东西,刘家人才告辞离开。

人一走,宋初雪便把陆老五叫了过来,了解两个四进院子的情况,这院子建了也有好几个月了,每天来干活的汉子起码占了村里的三分之一。

或许有人觉得,桃花村就两三百户的人口,三分之一的人也没多少啊。

这就大错特错了,现在的桃花村可不止两三百户,可是有近六百户了,虽然大部分都是外来户,但相处起来还是不错的。

其中一百户是县衙从别的村子迁过来的,听说是人太少了,而且种地与出行都不方便,地也不是太好,若不迁走怕是无法活下去了。

当时那个村的村长就提议来桃花村,说是这边田地比较多,民风也很淳朴,于是差役上报以后,得到的答案便是可以迁过来,且,给桃花村划分了不少别的田地与山地。

【第426章第427章她自己一个人过不香吗】

说是划分的田地与山地,其实就是把那些地归于桃花村的名下,给予村长买卖土地的权利,鼓励村民们开垦种植,反正开垦出来,除了前三年不交税,三年以后都是要交税的,受益的是谁不言而喻。

届时,要买地买山头什么的,都可以找村长,县衙也不怕村长会给人开后门,因为划分的地界是好生丈量过的,耍滑头可是要蹲大牢的。

因此,三分之一的壮汉,那差不多就是两百户村民中的壮劳力,一户少说也有那么一两个吧,三四个的也不少,这算下来人口相当可观。

若不是事事都需双手来,这建造的速度应当更快,即便如此,这青砖大瓦房也是该完工了。

老五听得询问,想也不想的开口道,“约莫过个两三日就该完工了,娘,我听兴安伯说,起大房子都是要上梁的,咱家要让谁去上梁啊?”

像茅草房土砖房什么的自然就没有上梁这一说法,开工的时候也不用祭祖选个好时辰,而盖青砖大瓦房就是有讲究的,嗯应该是除了茅草房土砖房和竹屋什么的,都是需要选个好时辰。

祭祖以后开始建造,算是求吉利,也算是告诉老祖宗家里要建新房让老祖宗护佑平安,建房没什么意外之类的。

这种说法持续到后世,宋初雪还见过,不过他们不是祭祖,而是觉得这样可以开工大吉

像陆家建这两个屋子,都是烧香祭拜过的,当然去的都是陆家的男,万恶的风俗

“让谁去上梁?”宋初雪挑眉,直接道,“你们都去呗,那两个都是四进的院子,给你们住的,到时候分家了也方便,自个儿住一个院子,妯娌之间不会有过多矛盾,又不是单独一个人住,自然是都去。”

“等你们自己赚钱了,或者成婚生子,觉得住这四进院子也不方便的话,就去自己再建个房子,反正到时候也该分家了,也有媳妇管钱,用不着事事找我。”

陆老五愣住,事情没听全,脑子里全是分家两个字眼,分家了娘以后和谁过啊?整个光耀国,一旦分家,爹娘都是跟着大房过的,那,娘是不是也会跟着大哥过?

大嫂确实很贤惠能干,主要还孝顺,大哥也是,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都是最听娘话的,娘指哪儿他打哪儿,要说在陆家谁让娘最省心,绝对是大哥一家啊。

拧着眉,陆老五抬起头来,问,“娘,分家的话您是不是要跟大哥一起过?”

“跟他过作甚?”宋初雪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之前被几个儿媳妇争来抢去的说让跟着过日子,她就觉得脑壳疼,真跟着过日子那头都得炸。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