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6章(1 / 2)

(' 英台答:“马车。”

“哦,那可以坐前三排。”

夫子又问,“是一匹马拉的车还是两匹马拉的车呢?”

“是两辆马车三匹马。”

“哦?那再坐前三排!”

“行李多少箱?”

“十箱。”

“书童若干?”

“没书童,只有十个仆人,一个丫鬟。”

听到这儿,学堂都躁动起来,不知是因为英台的铺张还是因为他带的是丫鬟。

“那你是睡上房还是睡偏厢?”

“文库。”

夫子语速急切,“那你这个膳食菜谱是上等菜谱还是荤素各半?”

“不知道啊,我和院士夫人一起吃,她吃什么我吃什么。”

话音落下,众学生一片哗然。

夫子点头,满意道:“望春同学,你起来,坐后面去,位子让给祝同学坐。”

到这儿,这一段戏便结束了。

英台初到书堂,性格天真烂漫活泼调皮,然而夫子迂腐、同学势利,整个书院中也只有梁山伯与她同是纯粹至性之人。

原片这段不过几分钟,夫子频频翻脸挪座,看得让人发笑,心中不禁鄙夷。

张小岩和顾晏津对完台词,再一抬头,忽然发现导师席上很安静,三个导师交头接耳地不知在说什么,表情和之前考核时显然不同,他心里一阵紧张。

顾晏津倒是很淡定,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结束了。”说着,他回到座位上,把自己的那票投了出去,动作干脆利落,“计票吧。”

彼时镜头切换,众人的目光随着那顶摄像机晃动,一同落在了桌面上。

那是一张黄色的票券。

张小岩,待定。

第10章

顾晏津选取的这段台词很微妙,没有太大的情绪起伏,在整部电影中情节也不算出彩,但是由于讽刺意味十足,再加上表演反差才能产生这样的戏剧效果。

这种看似日常平淡的片段其实非常看演员表达的功底和对人物的理解程度,就像相声一样,但凡会背台词都能对得出来,但想要演得好、对味却很难。

张小岩的优势很明显,他是一个有着多年舞台演出经验的话剧演员,但也败在了他是一个有多年话剧经验的演员。

舞台上灯光打得很亮,观众坐在剧院席位上、除了前几排的人能看清演员的表情,其他人基本上只能看到模糊的脸,靠夸张的表情、具体的台词和身体动作来推动剧情,再加上场地的限制,视野是比较局促的。

但影视更复杂,场景远近、角度高低、通过不同的机位切换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观感,引导观众进入剧情,又或是渲染情感。更不要说电影这样的大荧幕,镜头对演员微表情的表达就更加苛刻了。

话剧表演的特殊性导致了这两类演员在正式表演时微妙的差别。

像张小岩这类的年轻话剧演员已经习惯了在舞台上的表达,大开大合扬长避短的表演方式乍一看会让人产生一种好厉害、他演技很好的错觉,但是轮到顾晏津考题的场景时,就略微有些捉襟见肘了。

不是说演得不好,而是看过前者后再看后者,总觉得还不错、但又没有看前者时那么惊艳的感觉,让人有些说不上来。

何安行坐直了身体,切换到普通话认真指点他:“梁祝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但也更难演,你要怎么样让大家区分出这是属于你的祝英台,和别人不一样。你自己有没有发觉你的台词节奏慢了?英台是个很活泼的年轻女孩儿,她的语气应该更灵动、活泼,快速,像急雨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导演语速变快是想把你带上去,但你没有领悟到,虽然看起来这只是小问题,但是放到屏幕上就会很明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