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月当然满心答应,她出来得太久,李望那边需要消息定心神,钱氏他们肯定担心得不行,也不知道周瑾回去了没有。
刚巧明天就是吴家父子回县的时间,莫月没跟许思量客气,当天下午就往那河边赶。
在路上揭了妆粉,吴家父子看到她倒是很开心,莫月拿出在祁州买的糕点,给了两人一盒,两人忙谢谢个不停。
那阿水一直往她身上瞟,在确定她没有带着鱼骨链之后,一脸沮丧的低着头。
莫月也察觉到了,但终究没说什么,回去的路上莫月都窝在船篷里睡觉,她是连夜赶过来的,早就困得不行。
到临江县时天已经大黑,吴家父子在搬那些盐箱,莫月下了船就直奔县衙而去,李望端着碗刚往嘴里扒两口饭,看她这个时间回来,把碗往桌上一扔,带人赶紧去了书房。
观察了她并没有受伤,李望这才真的放心下来。
“大人,福元酒楼的掌柜没了。”
李望虽然早有准备,这时还是悲痛不已,跌坐在椅子上,缓了缓才让她继续说。
莫月一五一十地把这二十天调查的事情,在祁州查到他们关着流民,和县衙后院假山里的信件内容,去到幽州见了和阳将军和长公主,将军她们的答复,全说了个清楚。
“长公主?长公主也有来幽州?”
李望深明大义,跟着宁国的步子治理临江县,特别佩服像她那样有治国之能的人,一听到莫月说起来,一时间有些激动。
“是!”
“她...她老人家怎么样!”李望问道。
明明比长公主大那么多,为了表示自己的卑小,居然用上老人家。
“外冷内稳,凤仪天下!”这可不是莫月吹嘘,她是真有这感觉。
每次见到长公主,她都能脑补出来长公主斜倚凤座,堂下群臣俯首,她指尖套着一枚墨玉扳指把玩,然后小皇帝在一边,听她开口:
“皇弟的这椅子,若不然让我也坐坐?”
等事情全部说完,莫月从那木匣子的内盒里掏出沉甸甸的金子,全部给了李望:
“许思量副将已经往江北那边去打探消息,再过几天,无论有没有结果,她也还会再来一趟,另外吴家老汉的船不够用,大人看着再安排些吧。”
两人一连聊了几个时辰,才把具体事项全部敲定,莫月本想趁着夜色回大尹村,又想到这个时间都睡了回去还得打扰他们。
才同意了李望的建议,在府上歇一晚上再说。
白天睡了一下午,晚上也有些睡不着,给她安排的房间应该是很久没通风,有些难闻的气味,她睡不着只好去院子里走走。
李望是根本睡不着,已经开始提笔写征召令,修修改改了好几张。
莫月看着烛下李望的动作,一时间有些羞愧,她做这些事情,想得最多的是完成任务,和想要建功立业不让自己受欺负,其次是周瑾的事情,最后才是这天下百姓。
果然是个自私的人啊。
莫月摇摇头,回去躺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莫月仍旧早早起来热身练功。现在回到临江县,之前因为事情耽搁的联系,得全部捡起来。
也不再像昨天那么急躁,李望给她备了一匹马,她也没有不好意思直接收着,又陪他一起吃了早饭才走。
出了县衙没急着回去,昨晚上要退银饼子给他,李望死活没收,反正现在家里条件也不好,莫月跟他来回打了几轮太极,也就没再提给银子的事。
临江县还是一样热闹,现在天气渐冷,本来想着去看看星儿,走到辛易堂前边又拐了个弯,还是等下次从家里边拿点东西再来吧。
莫月拐去成衣店买了两套衣服几匹布料,又去点心铺子买了好几份不同的点心零嘴,想了下晚上要叫那几家来吃饭,称了几斤新鲜猪肉猪骨,老板还送了一挂猪大肠,又去了摊子上买了些村里没怎么见过的菜。
看了看手中的东西和银子,狠心咬咬牙,给钱氏买了个玉镯子,给弟弟妹妹一人买了个生肖吊坠,这才感觉准备齐全,骑马往大尹村赶去。
入秋的细雨蒙蒙,远处山峰隐在雨雾中,只余一抹淡影,近处老树枝丫横斜,让雨洗得发黑。
进村的路只有那么一条,她骑着马进来,晒谷场有几个闲人在晒干果说闲话,一直盯着她。
“那骑马的是哪家的啊,看着眼熟哩!”
“莫二那个大女儿啊,就是之前一直要死没死那个”
说话的是两个大娘,她俩的男人跟莫二一样,都是赌鬼,不过这莫二比他们更无赖,说起这个人就没好话。
但她现在骑着马进村,这临江县除了县衙跟那两个大户人家,其他谁家还能养得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