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长公主和和阳将军订婚之后,民间又传出来,“日月当空,双凤来仪”的说法。
听说气得皇帝一口气没喘过来,病倒在了龙椅上。
莫月看着传闻中病倒在龙椅上的皇帝,正毫无形象地躺在椅子上,手里的鱼竿甩来甩去,半个时辰也没钓上来一条鱼,看起来好不惬意。
“你啊,这么大的摊子丢给你姐,你都不会觉得不好意思的吗?”
宁衍把手中鱼竿提起来,又重新上了个饵,一个漂亮的抛竿扔出去,才回她道:
“我阿姐有治世之才,又胸怀大志,不让她当这个皇帝才是不好意思。”
莫月不禁想到她最开始去调查民间的谣言时,查出来“日月当空,双凤来仪”的这话,居然是出自这小皇帝之口时。
他当着几人的面,说出了一个那时谁也没想到的设想:
“朕本来就无大志向,能写写画画,做个闲人就够,现在的一切都是皇姐争过来的,太平盛世也该由她来开启。”
显然宁仪华还没明白,莫月已经反应过来。
对,他想让长公主来做这个皇帝。
在场的三人里面,她跟皇帝一拍即合,只有长公主一直念着不同意。
永昌十三年春,皇帝一病不起,又并无子嗣,由长公主宁仪华监国。
永昌十五年,长公主顺利登帝,次年改元昭明,大赦天下。
昭明元年,新帝与和阳将军完婚,重新修订历法。
第109章
“严郎中,我这有个不情之请。”周瑾正把晒好的药材收起来,看到村长带了个孩子过来,冲着她不好意思地说道。
周瑾大概也能猜到,便点点头:“请讲”
“这孩子叫豆儿,是别的村子那边合到梅溪村的孩子,她爹是个瘸子,又读不起书,我看你一个人辛苦做这些,又没个人服侍,要不帮忙收了她,给她口饭吃就成。”
那叫豆儿的小女孩扑通一下跪下去,朝着周瑾直磕头。
周瑾赶紧扶她起来,上下打量了一下,瘦瘦小小的样子确实可怜,便开口问她:“你真愿意跟着我?”
豆儿眼泪一下就出来,赶忙点了点头:“我愿意的,请严郎中收下我!”
从此,周瑾身边就多了个打扫帮忙的小姑娘,小姑娘看着闷闷的,做事情很勤快又聪明,常常教给她的药材,看上两遍就能记得,还主动去记药性,又有眼力劲,知道哪些该问哪些不该问,让周瑾在村子里轻松了不少。
她是好几个月前来到这个村子,刚好这里在统计合村的人数,周瑾便换了个严清的名字,在村里定了户籍。
村长知道她是郎中之后,了解到她正在找房子,特意给她选了个靠山隐蔽的大房子,以前是一个猎户的家,等她找人修缮之后,便把房契给了她。
从此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平常过着帮村民们看看风热风寒,上山采药的日子,直到村长把这孩子送了过来。
她去看望了豆儿的爹,瘸着那腿是打猎留下的后遗症,时间太长,已经没办法再纠正,她也无能为力。
“师傅,今日村里边来了唱戏的,听说是个有名的角儿,你要去看看吗?”
“师傅,今日进山的收获可丰富?”
“师傅,今日送药材给药堂,他们多给了我三个铜板,让我买糖葫芦吃呢!”
因着有个小姑娘在,周瑾的日子总算没那么枯燥,只是有时候午夜梦醒,会拿着一把黑色匕首抚摸发呆。
这一天豆儿又去隔壁村里送药,回来时周瑾正在切一筐柴胡,豆儿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看着,突然开口说道:
“师傅,我今天去朱水村,听村头有人在那说书呢!”
周瑾头也不抬,淡淡道:“哦,说了些什么?”
豆儿伸手比划:“那人说黑锋将军被封了安王之后蔑视朝廷,胆敢在朝堂之上求娶长公主殿下!”
周瑾心里一窒,手上切刀划过手指,好在她反应迅速,立马止住,才没有连皮都剁掉。
一条长长的血痕在手指上出现,周瑾就这样看着,直到豆儿惊呼了一声,拿出帕子来给她处理,她才缓过神来。
后面豆儿再说了些什么让她当心的话,她已经全然听不进去。
安王在朝堂之上,求娶长公主殿下。
周瑾以为,她可以完全抽离出来,在一夜没睡之后,她第二天照常做着手边的事情。
豆儿看着她魂不守舍的样子,提醒她道:
“师傅,白芷放错药屉了!”
“师傅,你把当归和独活混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