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37章</h1>
“不过,既然陛下开了口。我便只当是为陛下娘娘,各位公主皇子们祈愿,当不得比试。”
“好,好啊!”盛元帝心中忽然有些期待。
姜玉烟走到书案前站定,她的大字虽不精,比过李如云却是绰绰有余。至于诗………..
姜玉烟心中默念一声,“各位前辈莫怪,借用下大作。” 遂刷刷刷在纸上挥毫。
“化为道士前身鹤,驱向禅林露地牛。故梅且莫相孤负,已为元日着小楼。”
随着宫人们一句句高声地念奏,谢景煜已激动地站起来为自家夫人喝彩,“好!好!好!”
姜玉烟笑着和他眨了个眼,两人暗自眉目传了个情。
吴王高兴得老脸通红。这下看谁还敢说自己儿媳是个无知村妇!
谢世子也不禁苦笑,有这功底还让自己给题匾,当真是谦虚了。
场下众人则热议沸腾,这首诗的立意、格调皆属上乘,称赞声一时不绝于耳,“好诗啊!”“姜淑人大才!”
盛元帝甚悦,哈哈一笑,亲自鼓掌叫好。
“好诗,也是好字!姜氏确实出自乡野吗?这一手好字是何人教导?”
姜玉烟被问住了,想起自己落户前编造的那洪山县县民的事情,道:“我幼时曾得一隐世能人赏识,教我诗书。后来师父驾鹤仙去,再未得见。”
编一个不存在的隐士高人,应可忽悠一二。
“可知那高人姓名?” 盛元帝追问道。能教出这般女子,不该是默默无闻之辈啊!
“我只知师父姓顾,其余不知。” 姜玉烟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盛元帝颇为遗憾,但人既已仙去,也是无从谈起。当场便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
姜玉烟虽言明不为比试,但谁胜谁负一眼明了。
众人不断议论着姜玉烟的书法和除夕诗。李如云的作品则成了那无人问津的陪衬品。当场面色铁青,咬着牙只恨不得立马逃离此地。
上头嘉贵妃和三公主也是极不痛快,李如云还说是京城第一才女,却如此蠢笨!倒叫那姜氏出尽了风头!
一场除夕宴就在暗潮汹涌中过去了。出宫的时候,姜玉烟这才松了一口气。“我今日恐怕又得罪人了!”
谢景煜把她搂进怀里安慰,“你以前不是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吗?我们不惹事,却也不怕事。左右有我吴王府护着你。”
“嗯”
姜玉烟轻叹口气,怕是躲不过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何况她身边还有这些爱护自己的人,自己又何惧之有?!
两人驾着马车先行回了趟姜府。姜玉烟看着独自守夜喝得不省人事的萧元彦,补偿似地亲了好几口,把盛元帝赏赐的一个玉冠放在了他的床边。又送了根玉簪给谢景煜。这才在子时三刻赶回了秦家。
今夜过去,又是新的一年了,至此,她在这个世界已经一年零三个月了。姜玉烟摩挲着指尖从未离身的银戒,幸好,有你,有你们……….
第51章 姜氏皂店开业
新年的日子总是忙碌的。初一在秦家祭祖,拜年;初二随谢景煜回王府拜年;只萧元彦无甚亲眷,叫姜玉烟心中不安。
她撒着娇和秦商羽一番商议,初五过后便一齐搬入了姜府。
秦商羽选了靠梅园的院子,唤作倚梅院,风景优美而清雅。
姜玉烟这才有时间清点秦家送来的聘礼,除了金银珠宝,书画摆件,衣裳布匹,还有不少名贵的乐器。
铺子也有两家,姜玉烟将其划作锦绣坊在京城的总店。到了年初八就支使秦商羽去干活儿。秦商羽自然笑吟吟无不可。
正月初十是皇后娘娘的寿辰,计划于椒房宫邀请京中贵女,贵妇同乐。姜玉烟也收到了请帖。
正在筹备香皂店开业的她自然不能放过这次机会,当即领着下人将已经投产的香皂、配搭绢帕、花露等做成十数个精美礼篮。
乍一见到姜玉烟的生辰礼,华皇后好生诧异,竟不知那块状物是做何用。
姜玉烟盈盈一笑,当场给予一番解说。
“此为香皂,可以用于日常清洁和沐浴,还有美容丽肤之效!”
华皇后雍容的脸也露出一丝笑意,“真这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