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风发的秦王李世民的长相。 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短短八个字,便道尽了其出众。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斩男又斩女,最具魅力的顶级男人! 同时,借着秦王李世民的眼睛,杨蔓娘第一次描写了女主雪梦萧的外貌和气质。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女子清冷悦耳的声音,像是拥有某种力量,在麟德殿中回响,发人深思。 秦王李世民闻言,微微侧头,避开了舞女们飞扬的裙裾,目光略带一丝好奇的往角落里的端懿县主望去。 他还记得,在年初的新年宫廷宴会上,这为雪家女郎就跟在其姨母尹德妃的身后,一直低着头安静而坐,毫不起眼。 但此刻的她却不同,整个人笃定沉着,下巴微抬坐的端正,脊背挺直。如一株雪山之巅的寒梅,以一种内敛的方式,傲人的独自盛开着。 大抵是感受到了自己的目光,她毫不怯场的转头望了过来。 隔着众人,四目相对,亦不曾闪避。而是双目微眯,略带审视的注视着自己。 李世民才发现她的长相极出色,脸色和她的姓氏一样,透着一种干净的雪色的白。一双细长的丹凤眼,仿佛盛满璀璨的星河,目光流转间,闪烁着无与伦比的自信和坚定。 这一刻。 李世民突然感受到了这位端懿县主的与众不同。 忍不住勾唇一笑,遥遥举杯。 第54章 “嘶......天哪天哪” “啊啊啊!” 这可是太宗李世民啊! 可以说, 杨蔓娘《梦回盛唐》的最新章节发售之后,这样短促的跟要断气儿似的嘶嘶声,和激动的啊啊声就开始此起彼伏, 几乎遍布了汴京很多人家的后宅。 没有人能逃脱强强cp的魅力。 虽然, 杨蔓娘只是让男主李世民短暂的出场, 甚至还没说一句话, 只是对女主雪梦萧举杯笑了笑。 但是,他们之间那强烈的化学反应已经无法遮掩。就像是把灯油滴进了灶膛里,虽然还没有燃烧, 却已经开始噼里啪啦的火星子四溅了。 太原公子,褐裘而来,披风沐雨, 攻无不克。 秦王李世民, 谁会不知道他的功绩呢? 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者,李世民不但拥有有非凡的气度, 卓越的军事才能,拥有深厚的政治智慧和文化素养,他是贞观之治的开创者, 是中原第一位真正征服了北漠的皇帝。典型的六边形战士, 帝王中的帝王。 和第一本书《霸道王爷心悦我》中的虚构的霸总豫王不同,太宗李世民可是实实在在出现在史书中的人物,文能治国,武能驱寇, 真正的历史强人。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的长河中, 若说大唐是一顶璀璨的王冠,那么太宗李世民就是这颗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所以,只需要看到名字, 甚至无需赘述,大宋读者就已经知道他的优秀和强大了。 而如此强大优秀的他,居然也觉得雪梦萧特别,还对她举杯一笑。 这是何等的荣幸,何等的梦幻哪! “啊啊啊啊!” 所以读到这里,不提那些本身就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小娘子,就连曹溪的闺中密友,一向腼腆内秀的大宋小娘子刘妙真,都忍不住激动的趴在绣床上尖声大叫,不过,叫了两声到底又怕被家里人听见,连忙拿被子捂着嘴巴,变成无声的尖叫。 天哪,天哪! 刘妙真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感觉,就是觉得很激动,心跳也很快。只觉得自己这一瞬间,莫名的有一种强烈的期待,期待女主雪梦萧和李世民之间能发生点儿什么。 期待!激动!强烈的想知道后续的内容! 所以,努力平复心情后摊开小报,翻页继续往下看。 才发现,后面没有了。 刘妙真顿时瞪大了双眼。 什么!没有了!到了这么关键时刻,居然就这么没有了! 刘妙真小娘子此刻,当真是恨得牙根儿痒痒,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儿!怎么偏偏断在这里!啊啊啊!哪怕是多写一百个字,说说后续也好啊,为什么偏偏在这里就没有了! 刘妙真真的很郁闷,一向腼腆内秀的她,此刻都忍不住恶向胆边生,恨不得把那写书的墨瑾公子抓起来,让他交出后续的存稿。 不过,这么想的不止刘妙真小娘子一个人,几乎汴京城一半读到这里的大宋小娘子看到最后,都有这种感觉。都恨不得找到墨瑾公子,让他把后续内容交出来,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只好反复的看前面的章节过过瘾。 呵呵,这种情况到也不奇怪。毕竟,原本光是女主雪梦萧的表现,就已经够飒够A够激动人心了,现在随着未来的太宗,如今的秦王李世民的出现,顿时听取“哇”声一片。 这样的感觉,可不是简单的一加一,而是次方了。几乎没有哪家的小娘子看到最后,不为年轻的秦王李世民那举杯勾唇一笑的魅力所倾倒,不为女主雪梦萧被他关注而激动兴奋。 大宋没有电视剧没有网剧,自然也还没有磕cp的说法。但是杨蔓娘笔下,雪梦萧和李世民,这两个人之间流露出的那种浓烈的CP感,就像风寒感冒之人的咳嗽一样,根本无法掩饰。 使得无数大宋小娘子们,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话本儿的后续,想看到女主雪梦萧和李世民两个人之后更多的接触。 无数的读者来信,像雪片儿一般,往朱雀门小报飞来。 东主朱旭为此,甚至不得不又买了两个新的藤条大筐来。 ...... 二月十六,是杨蔓娘十五岁的生辰,虽然一般来说,只要翻了年就算大一岁,但到底还是要过了正经生辰这一日才算的。 昨日十五一大早,老三杨盼娘便放假了,从文绣坊那边儿,打了牛车回到保康门这边,今日老二杨士林也放假了。一大清早,老二杨士林去巷子口的张氏面食铺子,买了寓意长寿新生的寿桃和红蛋,老三杨盼娘做了一碗长寿面给杨蔓娘,兄妹二人一道给大姐杨蔓娘庆贺生辰。 吃完长寿面和寿桃红蛋,姐弟三人先去潘楼那边儿逛了一圈。给家里添了一些新的碗筷,买了一匣子三日都爱吃的大奈糕和澄沙团子,又给老三杨盼娘买了喝茶用的竹杯子,换洗的里衣,洗脸洗脚的木盆,刷牙子,毛巾这些在文绣院里日常用的东西。 之后,一道去了桑家瓦子,看了一场精彩的傀儡戏,和一场齐云社的蹴鞠比赛。两个小的都爱看蹴鞠,期间为那张团子加油助威,喊得嗓子都快哑了。 下午的时候,三人又一道去了州桥附近的王家正店,花了将近一两半的银子和吃了一顿生辰宴,品尝了店里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