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 很快便传播开来,风靡了汴京。 尤其是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更是传到了皇宫里。 这事儿, 要说起来就是巧儿她妈给巧儿开门,巧到家了。 就是某天下朝会之后, 一个年轻的礼部朝官去求见官家。结果此人恰好囊中羞涩,没有银子打点内侍,被内侍给为难了, 故意让他多等了一刻钟, 所以该朝官后来拜见官家的时候,不免脸上带了一丝不忿之色。 官家见状,就问他何故如此。然后此人年轻气盛,自然藏不住事儿, 便把事情如此这般告诉了官家, 最后还一脸郁色的表达了自己的心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然后, 官家听罢就先是一愣,然后被逗得哈哈大笑。 再然后。 额,再就没有然后了。 听说这人还没出东华门,就被宫里的小太监们围殴,给打的鼻青脸肿了。 后来这事儿就上了小报,传播的广为人知。再然后,杨蔓娘精装本上的这些小句就更火了。很快所有的小句一句不落,便被消息灵通的报探子们都给收集到了,《虹桥小报》还特意为此做了一期墨瑾公子小句合集。 “智者不入爱河,淹死概不负责。” “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自挂东南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爽。” 这些小句简短诙谐很好记,很快便随着小报,传遍了汴京城的各个角落。加上这个时节天气暖和,又是各大书院的学子们游学的时候。又被许多来汴京国子监游学的书院学子们,带回了自家书院,私下口口相传。 然后,某日。 应天府书院,一先生讲学的时候,让某马姓学生背诵论语第十二章 《为政》。 这位倒霉的仁兄,就嘴瓢了。 一不小心就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给背诵成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爽。 然后,他就真的爽了。 被先生当堂戒尺伺候,打的左手肿成了馒头。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刻的汴京各大报房,都被朱雀门报房签售会的法子给吸引住了,许多汴京的报房和话本儿作者发现,原来卖书还能这么操作?大家都是同行,自然大概能算的出朱雀门小报精装书的成本,再加上售卖的数量也是透明的,所以利润自然不要太好算。 然后这一算之下,其他报房的东主自然受了刺激,各个都羡慕的眼睛发红,这朱雀门小报哪里是印书,这分明是在印交子啊!简直抢钱都没这么快的! 这还了得! 受到刺激之下,大家纷纷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报房想着要不要也搞一个这样的签售会,有的报房则想着做精装书售卖,有的话本儿作者则想着,不如干脆学墨瑾公子,也在自己的小说后加一些小句吸引读者。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B?u?Y?e?不?是?i????????e?n????????????????????则?为?屾?寨?站?点 不过,世上的事情,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比如搞签售会,场地的布置自然容易,各家报房买点花,做些横幅就是了,也花不了几个钱。关键是签售的话本儿选择难住了不少报房。签售会签售会,最重要的自然就是签售的书了,虽然不说能强过《梦回盛唐》吧,但至少也得说的过去,受读者喜爱啊,不然,做出精装本卖给谁啊! 好多报房和书房跟风扒拉半天,也没有扒拉出合适的话本儿,最后便放弃了。 倒是《李氏小报》和《小报》扒拉到最后,找到两本不错的。月下散人和岳阳老生的成名作,《梅花定情记》和《梁生志异》,两家报房都有自己的印刷坊,也不耽搁,用了上等宣纸,又花大价钱找人做了封面,最后不到半个月的功夫,便各自推出了精装本,一本十两,也搞起了签售会。 当然,结果自然是不尽如人意了,与墨瑾公子签售会那天,大批人冒着雨排队买书的盛况完全没法子比。 岳阳老生的《梁生志异》还可以,有许多男性读者喜欢,印了三千本,大概卖了一百多本。月下散人的《梅花定情记》却是彻底遭了冷遇,一共印了三千本,来的人仅仅只有小猫两三只,最后卖出去的还不到两个巴掌的数量,实在是扑到家了。也给月下散人气的整个人都不好了,好几日都在家里愤愤的咒骂墨瑾公子。 说来也是奇怪,按说月下散人和岳阳老生是同一日办签售会的,他嫉妒岳阳老生也还勉强说的过去。却偏偏嫉妒起八竿子打不着的杨蔓娘来,你道原因为何? 归根到底,就是觉得她是个女人,不该强过自己。在月下散人看来,输给岳阳老生一个男人,心里虽然不爽但还能忍。但输给一个女流之辈却绝不能忍,加上在他看来,本来自己的《梅花定情记》在汴京那么火热,很多夫人小姐都追捧的。就因为这墨瑾公子的《梦回盛唐》和《霸道王爷心悦我》出现,才抢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读者,害的自己的《梅花定情记》在签售会惨遭冷遇。 清月散人本就不是个大度的性子,越想心里便越发的不服气,嫉妒之下便想要抨击对方。所以,一气之下便生了一计,反正自己也丢脸了,索性就不管那么多了。便直接在今日的《李氏小报》上,写了一篇文章,公开讥讽墨瑾公子,还骂的挺难听。 大概内容便是说墨瑾公子一介女流之辈,不好好读女则女诫,在家侍候服侍丈夫侍候公婆。不过识得几个字,就敢抛头露面,自诩才女,写出一些幼稚可笑,情情爱爱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哗众取宠,简直是牝鸡司晨。还不如早些放下毛笔回家相夫教子,免得贻笑大方。 不过。 此刻的杨蔓娘,自然还不知道这事儿。这个时候的她,正在家里数交子。 是的,数交子。 这次的分成,朱旭结算的依旧很利落。签售结束还不到二十天,便送过来了。当然,不可能是送来七千五百两白花花的银子了,毕竟那可要三百五十多公斤,搬过来不方便,而且杨蔓娘家里放着也不安全,连出门恐怕都得时刻惦记着。 所以,朱旭拿来的都是一千两面额的交子。一共是七张,外加五百两的散碎银子。杨蔓娘还是第一次见到北宋的大额银票。交子的设计非常独特,首先纸张上就很特殊,纸的颜色是一种类似画卷,却又比画卷清淡一些的焦黄色,纸质坚韧细密,除了标注了最基本的面额以外,上面还绘着繁复的花纹和山水人物图案,仿佛在这薄薄的纸张上刻下一副时光画卷。 除此之外,交子上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字写的警示语。警示语的字体是非常小的,和现代的微雕印章有的一拼,不过虽然整体较小,但是上面的内容却是非常丰富清晰的,杨蔓娘看的真真切切。 敕伪造会子,犯人处斩,赏钱一千贯。 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