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从不拘着她的性子。 所以,每旬一从文绣院放假回来。杨盼娘必定会呼朋引伴,和原来一道玩耍的小姐妹们聚一聚,一群小娘子在一起逛瓦子,玩樗蒲,翻花绳儿,斗花斗草,顺便聊上个把时辰八卦的。 所以,别看她在家的时间不多,但她的消息可比杨蔓娘灵通的多。附近哪家铺子的夕食打折啦,哪家的冰镇香引子偷偷掺水不好喝啦,哪家的酥油泡螺里面的螺更厚实啦,她都门儿清。 所以,平常去外头的食肆里吃东西,跟着她去很少有踩雷的。 “也好。” 杨蔓娘点了点头,将桌子上的稿子叠好,用淘来的石竹镇纸压着,道: “我也好久没吃猪羊荷包了,怪想的,正好今儿个咱们夕食就吃它吧。” 宋人爱吃,自然也擅长烹饪。 所谓猪羊荷包,就是用猪肉和羊肉混合,加上葱姜和各种调料调味做馅儿,再裹在面皮儿中,再用油炸的一种小吃。做法有点儿类似包子,但是外形上却不一样。因为其形状更像个荷包,口感鲜美,外酥里嫩,荷包里汇集了猪肉的香和羊肉的鲜美,所以,便叫做猪羊荷包。 梁嫂子食肆不远,就在牛行街的的最东边儿,从家里步行过去,走快些的话,大概也就一刻多钟的路程。她家食肆很好认,门前有一颗上百年的老榕树,枝繁叶茂。 碧绿的树荫,几乎将食肆的招牌都遮住了。即使是三伏天,坐在店门口也不觉得热。因着她家香引子最近打折的缘故,食肆里的客人不少。屋里的位置都坐的满满当当的。 不过。 这种情况,在夏天也是常有的事儿。所以,老板娘在店铺外面的榕树上还挂了灯笼,周围搭了长长的消暑凉棚,设了专门的座位和凳子的。 晚风习习。 伴随着偶尔的鸟叫和清脆的蝉鸣声儿。许多食客都坐在榕树下的凳子上,一边儿纳凉闲话儿,一边喝冰镇的香引子。 杨蔓娘姐弟三个也找了个树下的位置坐下。 一人要了一碗汤团儿一个猪羊荷包,又另外点了一碟子笋肉包儿和一碟子江鱼包儿,又要了一壶冰冰凉凉的龙井茉莉花冷泡茶。 乘着饭还没来,三人坐在一起,喝着冷泡茶,不免又聊起家常。 “大姐,你发现没有,白绾绾近来变得好奇怪啊,我昨儿半夜醒来,她居然趴在我枕头旁,差点吓我一跳。” “呵呵,她这是太想你了,你多陪她玩玩就好了。” 杨蔓娘笑了笑,杨盼娘刚去文绣院那一个月,白绾绾也经常喜欢趴在她的床上,东闻闻西嗅嗅的。 “好吧!不过一会儿回去得给她剪剪指甲了,我的枕头都快被她挠开线了。” 姐弟三个正说着闲话儿,恰好几个年轻的皇城司士兵从街头路过。 杨盼娘瞧了一眼,便转过头凑上来小声的道: “大姐,你还记得上次端午,教你跳舞的那位指挥使大人吗?” “怎么了?” 杨蔓娘自然记得,当时她邀请傅劲光一道喝酒,但是对方拒绝了。而是提议他喝酒,自己去跳东篱舞。 但是杨蔓娘不会,后来就变成了他教她跳东篱舞了。 不得不说,杨蔓娘也没想到这位指挥使大人还有这样的特长。 “我听人说,他的额头上有一道很长的伤疤,特别吓人哩!” 杨盼娘喝了一口冷泡茶,语气八卦的道。 “哦,是吗?” 杨蔓娘的脑中,不由的闪过傅劲光眉骨之上,那条烟灰色的抹额,有些心不在焉的道。 W?a?n?g?址?发?b?u?y?e??????ǔ???é?n????????????﹒??????m “是啊,所以他肯定脾气很凶,大姐你可不要跟他走的太近啊。” 老三杨盼娘一脸的郑重其事,小骷髅眼儿瞪得溜圆,一副生怕她误入歧途的模样儿。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B?u?Y?e?不?是??????????e?n????〇?2?⑤?﹒???ō???则?为????寨?佔?点 杨蔓娘顿时笑了,忍不住点了点她的额头: “你这小妮子,想什么呢!再说我跟他也不熟啊!” “可是,他还......啊!” 杨盼娘本想说,自己可看见他拉着姐姐的手一起跳东篱舞了。可话才说一半儿,被老二杨士林从桌子底下踢了一脚。 顿时眼睛一瞪,转移了斗争对象: “杨士林,你干嘛踹我!” “额,有吗?” 杨士林捏着吃了一半的猪羊荷包,一脸太奶般的镇定和茫然: “可能是我不小心吧!” “你......” 老三杨盼娘顿时气的嘴巴鼓成了河豚。 “饭要凉了,您二位给我个面子,先吃东西呗!” 杨蔓娘哈哈一笑,直接做起了和事佬。随着老二和老三渐渐长大,两个人的性格都慢慢有了变化,老三杨盼娘的性子外向,有些假小子的豪爽和大大咧咧,很擅长交朋友,基本上无论是文绣院还是西水门这边,男女老少,跟谁都能聊上两句,典型的社交恐.怖.分子。 而杨士林呢,则相反,外表看着就清秀面嫩,还不怎么爱说话,和人在一起也是倾听居多。但是性格却变得腹黑了,进化成了一个喜欢装傻的黑芝麻馅儿汤圆。 在外面无往不利风风火火的老三回到家里,总是被老二不动声色的轻松拿捏,看的杨蔓娘每每直摇头。感叹这世间的事情还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梁嫂子食肆的手艺确实不错,尤其是那一碟子小鱼包儿,也不知是有什么秘方,味道鲜美极了,三人没吃过瘾,临走的时候又用油纸打包了一笼回去。 猫儿对鱼总是很敏感,伴随着夏夜的凉风,三人才走到大门外,白绾绾就已经晃动着毛茸茸的尾巴,优雅的跃下了墙头儿。 严肃的猫脸盯着杨士林手里的油纸包儿闻了又闻。 半晌,发出一声陶醉的“喵呜~”。 意思不言而喻: “兄弟,你好香啊!” 第73章 玩归玩, 闹归闹,别拿话本儿开玩笑。 很快,时间一转便过了乞巧节, 到了七月初九。 这一天, 虽然真什么节日, 却比节日更热闹更受人关注, 这一天是无数汴京人都翘首以盼的,墨瑾公子新话本儿发布的日子。 几乎一大清早,报房的小经纪们在大街上就不停的被人叫住, 要买朱雀门小报,你一张我两张的,基本上还不到午饭的时候, 手头其他小报才卖出去几张, 但朱雀门小报却已经销售一空了。 当然,按理墨瑾公子的新书虽然有不少人关注, 但也不至于会这么夸张的,但是,因为前段时间墨瑾公子和清月散人比试之事, 加上小娘子们之前又围堵了李氏小报一回, 闹得沸沸扬扬,所以事情便在市井中传开了,如今基本上汴京上至八十,下至起七八岁的黄口小儿都知道二人新书要比试之事。 汴京人天生就是爱凑热闹性子, 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