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桥头排骨
礼拜一清晨,孙淼照旧被拉入了系统空间里,接受系统的教导。这次的时间真的不长,只需要15天。大概是因为昨天吃到了格外难吃的椒盐排骨,所以这次系统教导的就是——炸排骨。
不过倒不是教得菜,而是那种很常见的街边小吃桥头排骨。
说实话,孙淼以前在上班的时候也吃过。
下午到了三点半左右,难免会有些肚子饿。这个时候要是有人在办公室里面点了一份轰炸大鸡排之类味道特别香的下午茶,那周边一群人都遭罪。孙淼为了攒钱,大多是时候是不会跟风去买的。
但是人嘛,难免会有那种“买点下午茶犒劳自己一顿”的想法,尤其是发了薪水的时候,更会有这样的感觉。
哪怕再想省钱,孙淼也不例外,于是偶有几次,她也会直接点开外卖软件,选购下午茶吃。轰炸大鸡排有些太贵了,小小一份就要十五,孙淼还是舍不得买。
但是有些专门卖桥头排骨的店,却会很便宜。一份香辣味的桥头排骨,加上三颗地瓜球,满减算下来,只要11.5,这对孙淼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
顶不住的时候,孙淼就会下单。
桥头排骨从店里配送到公司,有些冷了,但没有冷彻底,加上包裹在上面浓郁的香辣粉,更是让孙淼一吃一个不吱声。
可惜的是,后来那家桥头排骨涨价了,不仅如此,份量还变小了。最让孙淼不能接受的是,他们家从原来给好多脆骨的排骨,变成了只有骨头的排骨。
那种落差感,真的很要命。孙淼真的好喜欢拒绝脆骨的感觉,嘎吱嘎吱的,真不是一般的好吃。
现在系统教给她的,就是如何做桥头排骨,带脆骨的那种。
脆骨比较多的部位,其实卖得挺贵的,是仔排这一部分。目前附近的农贸市场要卖到15一斤,已经算是比较便宜了的。
孙淼估算了一下价格,得知系统定价要在25一份的时候,倒也没有太惊讶。因为比起大多数店家用的冷冻排骨,孙淼肯定是用新鲜的,加上自己的手艺,25一份150克重的桥头排骨,其实并不贵。
说到桥头排骨,现在一提起这个名字,恐怕会在很多人脑海中直接等同于那个连锁店,专门卖油炸排骨、鸡锁骨、肉条的小吃店,但实际上,在他们这个连锁店之前,就有桥头排骨了。
桥头排骨最早起源于冀省秦皇岛,最早要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据传由中山王徐达所发现。这位徐达,也就是大名鼎鼎朱棣的皇后徐皇后生父。
徐达发现这一道小吃的时候,是在秦皇岛一处桥头木棚底下售卖的,因此,才被人称为是“桥头排骨”,要是没有这座桥,搞不好还能被人叫做“棚下排骨”也说不定。
最原始的桥头排骨,还要用到各种草药,就和之前做胡辣汤一样,据说有近20种草料腌制而成。但到了现代化,有了“桥头排骨”这一品牌注册之后,就变成了非常工序化的一种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