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再回去。 看着他们两紧张的模样,想想就知道其中的猫腻,许行知只是笑笑,没有拆穿,顺着他们的意在山脚留宿了一晚,只是心中到底是升起了一丝不一样的波澜。 直到近午,许行知一行人坐着牛车回县衙,却没想到,还没到县衙,沿途上来时还是光秃秃的树枝,此时已经挂上了红色的小灯笼。 可能是灯笼不够多,其实近看,还是能看出其中参杂着一些红色的对联纸用来滥竽充数。 但一整条路上,原本的一片灰被漂亮的红色给代替,哪怕许行知见过无数种漂亮的街道,此时此刻,这一条路,在他心中,达成了圆满。 走到路的尽头,并未见到太多人,上边搭建了一个小台子,不算成熟的演员们热情饱满在上边演绎着,开头的一幕,是三年前他刚到南新县时,所有人不信这曲辕犁能日更两三亩地,最后真正下田了,惊掉所有人的场景。 许行知怔在原地,安静的看着他们演完,最后有人上前,递给了他一个木制的,小小的,精巧又漂亮的曲辕犁的小模型。 他被推着一路向前走,依旧是剧情演绎,他带着衙役劝说大家试验新肥料,各个村子都在堆肥,汗水和秋收的收获夹杂在一起,形成所有人圆满的笑脸。 冬日的土坑,新建的肥皂厂,一条条修平的路,全县一起努力种植脐橙等熟悉的场面。 一桩桩一件件,他手中的模型越来越多,百姓们精巧的构思,曲辕犁,一株小小的麦穗,房子里搭建好的土坑,饱满的脐橙等等。 他手中的东西越多,脸上的表情也越发的柔和,直到路途的尽头,所有刚刚在路上拦截着演绎着的演员和满街的百姓,都笑着在前方迎接着他。 许行知慢慢的往前走,前面噼里啪啦的爆竹声热烈极了,舞狮队在前面欢歌起舞,他被百姓拥簇在中间,是今日独一无二的最佳主角。 【作者有话说】 [三花猫头]大家新的一年,要快快乐乐的,祝所有宝宝们发财 这一章依旧发红包哒[红心] 90 第90章 许行知慢慢清醒过来,记忆回笼,看着手中精美的木雕,怅然若失。 案桌上摊开的巨大纸张,是由很多小块的不规则的纸给缝补而成,只是缝制的人技艺高超,不凑近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每个村子的村民,会写字的都认真的一笔一划写下自己的名字,不会写字的画个独特些的小记号,或者直接摁个手指印在上面,表示自己的存在,中间留下的空白,在一阵狂欢中,许行知笑着提笔写下。 所有深重的情感,皆留存在这一张大大的纸张中,连许行知都没预料到,他们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做到了这些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不管是剧台的表演,路边街景的布置,做的小木雕等等,构思需要时间,排练需要精力,签名纸更需要大多数百姓的配合。W?a?n?g?址?f?a?B?u?页??????ü???ε?n????〇??????.?c?o?? 这仅仅需要时间、精力和配合吗?不,这还需要很多的耐心和爱。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他给了南新县老百姓能够更好的生活下去的希望,百姓们用行动来告诉他,你做的这一切,我们都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回想起昨晚的那些点点滴滴,许行知目光呆滞的在床上不停的打滚,黑长的头发被揉的乱糟糟的,在被子里窝缩了很久,才苦笑着叹气,他哪里当得起这些百姓的一片冰心。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许行知后知后觉的感到一阵羞耻,虽然很想当个缩头乌龟,在房间里宅着几日后直接走,只是身体背叛了脑袋,最后还是忍不住去街上溜达溜达。 路过的百姓纷纷笑着和他打招呼,有的时候甚至热情的直接把东西塞过来,留下一句:“县太爷,我家做的这个茶鸡蛋可好吃了,你尝尝。” “县太爷,我们家招牌的栗子糕,您之前尝着都说好,前段时间改良的新口味您还没尝过呢,来试试。” 书白和书画怀里被塞的满满当当,许行知也不客气,看着喜欢的纷纷让人给包起来,然后留下一小块碎银子在摊子上离去。 摊主想要再追上去还银子时,只能看清许行知离开的背影。 四柳州离南新县可谓是山高路远,许行知派人去打听了一番,好确定行程,最好的路程其实是坐着马车到应山州,那边连接着海运,坐上半个月的船,再从港口过去。 如果单走陆路,其中需要路过的州县和复杂的山路,需要花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离开的那一早,百姓们带着做好的万民伞,在县衙门口等待着马车出来,前边最显眼的伞高高的立着,伞面用的是大红色的丝绸做的,正常雨伞大小,最下边还圈了一层漂亮的绿色小流苏,伞上坠着很多小绸条,上面绣着赠送人的名字。 县衙门口人群拥挤,百姓们却默契的只站在街道两旁,在中间留下了足够马车通行的空间。 许行知一抬眼就看见了县衙门口的红伞,偌大的伞面上,密密麻麻的织着他认识不认识的名字。 还没等他接过来,其他的百姓纷纷凑过来,把手里做好伞往前递过来,许行知这才知道,原来万民伞并不指代一把伞,而是愿意送的百姓们都会自己制作,然后千里迢迢的给送过来。 马车上已经放满了东西,百姓们送过来的伞,哪怕只是粗看,也至少有几百把。 “别挤别挤,这伞我都收下了,注意安全。”实在是太多人了,许行知坐在马车外,手做喇叭状用力喊道:“谢谢大家对我的肯定,心意我都收到了,别挤到前面的人。” “我这马车装不下,大家伙把这伞放到县衙,我回头找人带回京城,放回家中珍藏。” “我知晓大家的心意,送到这里就够了,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总会再见的。” 不管许行知怎么样劝说,百姓们都只是默默的在马车后面跟着,直到出县,直到路的尽头,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好几里了。 马车晃晃悠悠的往前,百姓们远远的看着他,直到看不清一点,有人默默的抽泣着,有人只是沉默着。 这一走,可是真的道别了。 许行知看着后边的百姓没有跟过来,终于默默的松了一口气,摸着手里刚刚被硬生生的塞进来的伞,没有红色丝绸伞那么艳丽漂亮,这把伞上的纸,用的是最为粗糙便宜的黄纸,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 打开来看才知道,全部都是抄写的三字经、千字文的内容,只有一小页看起来干净些许,许行知凑近一看,上面写着:许县令前途无量,平安喜乐,也祝我家二宝(周长亭)学业有成,考上功名做大官。 许行知看着窗外稀稀落落的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