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22章(1 / 2)

(' 白若松最先心软,想着一旦打起架来自己这种文人也派不上什么用场,实在是没必要让钦元冬和钦元春非跟着她们做这种精细的琐事,便软声劝道:“让她去吧,便是勉强了坐下来,也做不了多少事情的。”

反正她在刑部司做主事的时候,最常做的就是熬夜做这些了。

“将军?”钦元冬把目光转向云琼,等待他做一个判断。

云琼目光扫过白若松捧在手心中,那只正吱吱喳喳叫个不停的,鹅黄色的毛绒团子,一顿,又装作不经意地收了回来,淡淡道:“让她去吧。”

钦元冬闻言,一松手,钦元春便因为惯性,急促而慌乱地大跨步往前冲了一小段,险些撞到墙。

她整理着因为拉扯而变形的圆领,气势汹汹一个回头,刚想对钦元冬发难,却猛地发现她的脸色难看得如同暴风雨前黑云低压的天幕,又阴郁又沉重,吓得一个冷隔,闭上了自己的嘴。

后头的易宁,摊了纸笔,在一张纸上快速地写了两遍相同的东西,刺啦一下撕开成两张,一手取了一张纸条,张开双臂,分别塞给了钦元冬与钦元春。

“既然这样,我需要将军们去帮忙打听一些消息,关于盐、铁、马匹、米面之类的价格,不止遂州,最好周围接壤的其他州也全部问一遍。”

二人伸手接过纸条,细细看了,钦元春有些懵道:“我们要跑……额……跑三四个州去问吗?”

白若松明显看见易宁的嘴角颤了一下,怕她给脸色,连忙插嘴道:“驿站和驿站周围的客栈,都有可能有周边的商队入住,是最好打听的,另外,另外就是码头的漕运那里,也可以向漕运商船上的打听一下。”

毕竟遂州的漕运如今都被杨卿君掌控了,打听一下应该不打紧。

易宁没吭声,算是默认了白若松的说法,两姐妹目光看向云琼请示,得云琼一个颔首以后,双双抱拳行礼后,转身离开了房间。

不知道是不是白若松的错觉,感觉钦元春的脚步格外轻盈,把旁边的孟安姗看得满眼羡慕。

孟安姗跟在刑部司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经常被易宁使唤着做事,如今已经完全习惯了做精细活计,没法像两姐妹一样避事。

况且,她的官阶是最低的,也没有资格跟两位将军一样任性。

“来吧。”孟安姗撸起了两边的袖子,在崔道娘身旁坐了下来,“咱们开始干活吧。”

戥子称只有四个,白若松、易宁、孟安姗和崔道娘也刚好四个人,没有人主动问一句那个“正三品的云麾大将军”为啥不来干活,总之大家都很自觉地取了一杆戥子称开始从铜钱堆里挑了顺眼的开始称重。

云琼在一旁翻了翻钦元冬和钦元春买了扔在一旁的四个巨大包袱,从里头挑出来两盒点心,众人分着吃完之后,把盒子用来归放称完的铜钱。

崔道娘:“二铢八絫以下的放这里,二铢八絫以上的放那里。”

孟安姗适时发表意见道:“朝廷的铜钱不是二铢四絫吗?”

崔道娘:“得考虑误差,按照我在当铺盘账的经验来看,四絫的误差是最合适的,超过这个误差是私铸铜钱的概率比较大。”

在座各位除了云琼都是刑部的,验个尸体,看个脚印,甚至于对嫌疑人盘问个话还行,看铜钱真的不行,只能听从崔道娘的经验开始称重分类。

本来钦元春与钦元冬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暮色四合了,四人才刚称了一个时辰,外头的天就全黑了。

云琼虽然没有活计要干,但还是搬了绣墩坐在了一旁,手执一卷标注着《卫公兵法辑本》的书卷在看。

屋里点了灯,可到底油灯晃眼,再加上戥子称精细,上头的戥星只见间隔十分之小,几人都眯着眼睛有些看不清。

恰逢此时两姐妹也一身露气地回来了,云琼阖上书卷,建议道:“明日再继续吧。”

易宁点了头,众人便纷纷起身。

铜钱和戥子称原封不动留在了易宁房间里,那几个大包袱则由钦元春和钦元冬提起来,分别带回了自己的房间。

白若松跟在两姐妹身后出了门,却被崔道娘单独拉到了一旁。

“大人。”她看起来有些紧张,双手在胸前不停地搓着,说话都有些颤音,“在下想向大人打听一个人的事。”

白若松十分谨慎,并没有先答应,只是顺着她的话道:“你先说说打听谁吧。”

“就是那个,红楼的西景公子。”

沈佳佳?

白若松反问:“你打听他做什么?”

“就是,就是这西景公子,不是同大人一个院子长大的,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的弟弟吗?”崔道娘舔了舔干涩的嘴唇,小心翼翼道,“在下想知道,像大人这种在院子长大的遗孤,伦理上是认了谁当做长辈的啊?”

伦理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