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352章(1 / 2)

(' “边疆急报是假的。”白若松没有半句废话,一开口就是最简单粗暴的结论。

云琼手指一顿,片刻后,才松手,把被火折子引燃的引子扔进炭盆里头。

引子在手上留得有点久,指尖被灼到了一点,有些火辣辣的。云琼掩饰地蜷缩起手指头,垂下眼,取了火钳拨弄碳火,直把红萝炭中间拢了一个中空的洞来,这才盖上防火板。

“有几成把握?”

他开口,既没有问“你怎么知道的?”,也没有问“有什么证据?”,好似无论白若松说出什么惊天的言论来,他都会对她的话深信不疑。

“九成。”白若松回。

白若松是个谨慎的人,从来不过分夸大其词,能从她嘴里说出“九成”这两个字来,大概率就是百分百的把握。

云琼见她开始翻箱倒柜地找东西,便自觉地在圆桌前头坐了下来。

果不其然,不一会,白若松便吭哧吭哧地抱着一摞册子,啪一下,放在了云琼面前的桌上,把最上面一本塞进了云琼怀里:“你先瞧这个,这是我偷偷去户部找的。”

云琼翻开册子,发现这是一本手抄本,字迹正是白若松本人的。

簿子里头记录的内容也很容易理解,就是罗列了十年以来遂州附近的山脉发现的铜铁矿。

簿子上头密密麻麻写满了很多鸡零狗碎的东西,例如某一座铜铁矿的发现人是谁,发现以后又上报给了刺史,刺史上报朝廷。

朝廷派人来勘验,开采,熔炼,后头还有记录期间一斤矿石能产的铜铁比,铁器的纯度,以及后续这些铜铁的去处,和为国库带来的利益。

云琼略略翻过这本册子的时候,还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直到白若松把下面两本摊开,放在他面前。

“左边之前黄锐给我的,青东寨的账簿,里头详细记载了青东寨的铁器的用量,右边是闵仟闻寄过来的账簿,汇总了遂州的私铸铜钱,你看一下二者的比例,再看一下铜铁矿该有的比例。”

云琼按她所说,仔仔细细对比了几个数据,终于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铁的产量对不上。”他神色凝重,“缺了一大半。”

朝廷管盐,管粮,是要掌握经济命脉,而朝廷管铁,管马,想要掌握的就是绝对的武力。

管你是什么绝世高手,手无寸铁的时候,面对戴甲持刀的的对手,都很难讨到好。

“再看这个,这是记录遂州失踪人口的案卷。”白若松把最后一本簿子摊开,放在了云琼面前,指着里头几个朱笔圈出的名字,“仔细看看。”

云琼刚翻了两页,眉心便挤出了细细的褶子。

这些被圈出的人最小的才十七,最大的有四十多了,来自遂州各地,共同点是全部都是铁匠。

失踪的铁匠,大量对不上的铁,再加上之前发现的包括醋布在内的军需粮草和马匹……

云琼的大脑里冒出一个极其可怕的想法,因为太过可怕,他一时不敢确定,只能抬起眼来看白若松,想要征求一个答案。

“之前易大人在遂州,非要大家分批出去兑换铜钱,然后称重找出里头的私铸铜钱的时候,我就没想明白过她这么做的目的。”白若松道,“如今看来,她早就有所怀疑,所以在用这种抽样的方式来笼统计算整个遂州有多少铜,以此算出铁的量。”

这种方式误差极大,可当时根本没能力像奉旨调查的闵仟闻那样统计,所以只能大略估算。

易宁真是个可怕的人。

白若松是在云琼看出那是军需之后才起的怀疑,偷偷去户部找了铜铁矿的资料才敢确定,而易宁才看到这么一点点的线索,都能让敏锐的她站在真相的大门前,只等叩门而入。

“急报大概率是假的,不过是调虎离山之计。”云琼也很快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可他说完这句话,沉默片刻,却是话锋一转道,“但我不敢赌。”

万一是真的,他不去支援,那就是弃北疆的黎明百姓于不顾。

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可能性,云琼都没有办法承担这个后果。

“那就去。”白若松抬起眼皮,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晓得你身上压着什么重担,你该去。”

一瞬间,云琼的脸上似乎显现了一丝狼狈。

他脑海中此刻有两种不同的思维。

一种说,你是云麾大将军,肩负将军府的荣誉和边疆数万百姓的安危,应当慎重。

另一种说,你等待了几百年,经历了三世,舍去神格,剔除神骨,用一生受人白眼和非议换来的不就是眼前人吗?

你该护着她,其他任何东西,任何人,和你都没有关系。

这两种思维相互拉扯,相互争辩,分扯着他的灵魂,让他头痛欲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