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174章</h1>
阿春跳下马,立马转过去伸手接住滑下马的穆凭意。
“你第一次骑,就骑得这么好!我第一次骑马的时候都被颠吐了呢。”
阿春的声音传到杜宣缘耳中。
她瞥了眼因阿春的话露出腼腆笑意的穆凭意。
——就杜宣缘那骑马速度,任谁第一次上她的马,都得天旋地转。
“这匹马叫浮云。”阿春拍了拍穆凭意骑得那匹白马,对杜宣缘道:“也是我挑的、取得名字哦!”
杜宣缘笑着说:“那一定是匹神马。”
阿春不懂又老又烂的网络梗,因为杜宣缘的话更是开心。
。
上班如上坟。
尤其是对于一个从出生后就注定稳登皇位、对皇帝这个职业的责任并不放在心上的皇帝。
各地官员每月例行上奏的文书堆积在桌案上。
皇帝不耐烦地速览着这些又臭又长的文书,上边的内容大多是各地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就姜州、丹州、浮州三个受灾的地方值得他多看几眼。
他随手将又一份泛泛之谈的书信丢到一旁。
只是在拿起下一份的时候,皇帝的动作一顿,伸手将这封匆匆扫过的信捞了回来。
他皱着眉头再看这封信的署名,烦躁的神色一消,不怀好意地笑出声来:“瞧瞧,朕这位渎职的督军御史送来了什么样的一封信。”
皇帝再启阅览。
初看时的想法与先前随意一瞥的观感一致,就是一篇言之无物的锦绣垃圾。
只是第二遍看完,皇帝的神色渐渐有些凝重。
他翻弄着这几页纸,又折回去再看一遍。
眉头越皱越深。
皇帝放下手中的信纸,思索片刻后,唤来他的影卫使,令他即刻飞书,动用黄池军里的探子查查吴王的动向。
就像安南军里的高淳刚,大成四支势大的地方军里都有皇帝安插的探子。
大多身处低位,起一个暗中监察的作用。
即便像穆骏游那样有所察觉,各军军首一般也不会对这个探子下手,给皇帝留个安心。
——穆骏游当时以为杜宣缘是皇帝或太后的人,特意将高淳刚安排过去以作试探,结果倒好,杜宣缘“帮”他把这个钉子拔了,叫他更成皇帝的眼中钉。
来自宫中的信鸽落到一座小院里。
常驻一处的地方军中,许多兵卒会选择在当地成家立业,拿这么多年出生入死所获的饷银在城中购置住宅安置家人,军营无事的时候便回家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