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以防万一,也方便照顾柿子,大姨帮她请了保姆,上门次数不算频繁,但每天都会来看一看,给柿子做做饭,当然,钱是来自柿子爸妈的遗产。 “阿姨请假了。”柿子垂下了头。 唐东风不知道该怎么说。 就在这时,他妈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是柿子呀?唉,我们家也在发愁呢,买不到票,又没有车,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你有什么事吗?我们现在有点忙。” “没、没事了,打扰了,阿姨。”柿子说着,就要转身离开。 “等一下。”唐东风喊。 他转身跑到客厅,拆开袋子,从里面拎出一包家庭装的方便面,顶着妈妈瞪过来的眼神,又拿了一包,然后噔噔噔跑过去递给柿子。 “拿着吧。”他低声说,声音有些哑,“我能做的只有这么多。” 柿子很想推辞。 但唐东风格外坚持,最后,唐妈妈也开口劝:“一点小东西,收下吧。” 柿子说了声“谢谢”,然后将东西抱在了怀里。 她转身要走,可犹豫片刻又转过身,对唐东风低声道。 “那个,我说的不一定是对的。但是——” “我听说,南洲这次可能不会是极寒,而是……水灾!” 第122章 柿子会这么说,是因为一个帖子。 那是她曾经没有失明时,最爱逛的一个论坛里的热帖。 如今她虽然再也看不见文字,但她听完了整个帖子的内容。 而贴里写的,就是对于天灾的预测, 在准确预言了关于东洲的部分后, 如今更新了和南洲有关的内容。 “我知道这样的预测贴很多, 但是,这个楼主是第一个明确讲述东洲会遇到极寒天灾的。”柿子认真解释, “而且你看看贴子里关于南洲洪水的内容吧。” 唐东风仔细阅读起来,越看, 脸色越凝重。 无它, 对方讲的很详细。 【南洲的第一波灾难是巨型海啸,确切来说,是高达80米的巨浪。它会自南洲边界出现,向着南洲中心进发,一路造成巨大灾害,直至抵达江塘市地标滨城大厦附近,摧毁整栋大厦,并在最终形成约40米深的洪水。 】 【请根据自己所在地自行判断巨浪来袭方向, 做好门窗防护。不要在低于40米高的建筑内逗留, 除非你有充分的信心, 可以在巨浪袭击过后靠自己的潜水技术逃脱。 】 【此外由于巨浪的冲击力,许多直面巨浪的建筑都有倒塌或损坏风险,请寻找建筑结构足够可靠的高楼躲藏,若是在小区内,尽量进入靠内层的建筑,由于有前面的楼房削弱巨浪冲击, 会相对安全……】 【……请提前准备好潜水或划水工具,还有水质过滤器,小心洪水带来的疾病,小心各种大大小小的漩涡,以及随洪水而来的危险海洋生物……】 帖子洋洋洒洒,关于南洲的水灾写了近2000字,要说这是编的,有些过于像模像样了,可要说这是真的……如何证明呢? 就凭帖主预测到了东洲的极寒,以及那场杀人冰雹? 唐东风不是不愿相信柿子,可这么突然地告诉他,他们一家火急火燎防备的极寒不会到来,真正要警惕的是洪水? “谢谢,我知道了。”最终,唐东风记下了论坛地址,感谢道。 “……那个,如果可以的话,能帮我买个皮划艇吗?”柿子说完,又似乎是觉得这要求太为难人了,摆了摆手说,“不方便的话就算了,我自己想办法。” “看情况吧。”唐东风只能这样说。 柿子终于牵着卡卡离开。 早就注意到两人又在门口嘀咕了半天的唐妈妈敏锐询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唐东风将柿子的提醒复述了一遍,并在手机上找到帖子,将链接发到家人群里。 他还不放心地将帖子备份了一份。 这个做法是对的,就在全家看完帖子后不久,这个热帖就被404了,理由是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情绪。 “洪水?”唐妈妈下意识地说,“不可能吧,东洲不是极寒吗?” 但这么说完后,她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布?Y?e?不?是?ⅰ???ù???€?n?2???????????c?ō???则?为????寨?佔?点 ——谁说东洲出现的是极寒,南洲就一定也会是极寒呢?就因为南洲天上出现的是同样的锈日? 这是一种没有道理的惯性思维。 就像,其实东洲锈日带来了东洲的末日,未必意味着南洲也会经历末日一样。 可是,在并无更多经验可以依靠的现下,所有人都习惯于拿东洲作为参照,这是一种难以避免的路径依赖。 唐妈妈将截图保存下来的帖子发到了朋友圈,和姐妹群里,收获了熟人们一堆问号,还有许多人也转发了类似的“预言贴”,只是里面的灾难变成了地震、火山喷发、极热等等。 就这么半天多点的时间,网上确实已经谣言四起了。极寒说占据了南洲人讨论的主流,但各种五花八门的预测层出不穷。 这些预测发布人的地址以外洲为主,但也穿插了不少南洲本地人,颇有一种要流量不要命的美感。 扫了几眼后,唐妈妈反而淡定了。 “不管了,反正离开南洲就行了,是极寒还是洪水不重要。”她说,“要是离不开,那也不重要了。” 离开,活。 留下来,死。 差不多就是这样的逻辑。 就在这时,唐爸爸喜气洋洋地汇报:“老婆,我找到车了!老赵家不是才买了辆房车吗?他说可以带上我们。” 被称为老赵的,是唐爸爸的老同学兼好兄弟,交情过硬的那种,要不是都生的儿子,差点就要结姻亲了。他们说可以带,那就是真能带。 听到这个好消息,全家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唐东风又想起一件重要的事:“爸,赵哥不是开了家水上运动器材的店吗?能不能让他捎点装备带上?” 唐爸爸也看到了帖子,几乎不假思索地拍板道:“行!” * 两家人约定了翌日一早就出发。 倒不是不想早点走,但要准备的东西还是太多了,为了避免路上因为缺这缺那出现麻烦,最终还是决定缓一天再走。 再说了,今天已经全城——不,是整个南洲都在堵车,高速上密密麻麻都是滞留车辆,早点出发还是晚点出发,意义也不是太大。 唐爸爸和赵爸爸花了一晚上的时间讨论出行路线,房车底盘低、尺寸大,其实并不是很适合用来逃难的车辆,但要装下那么多的行李和两家人,也没有更合适的办法了。 而且要尽量规避堵车,这使得两家人必须提前规划好路线,年轻的两个小伙子甚至用卫星地图,一一确认了路面状况。 能走的路其实不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