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15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159节(1 / 2)

(' 那要得到这些东西,需要用什么交换呢?

西方国家由于战乱,除了一些香料外,很难一下拿出那么多对等价值的商品。

于是只能以金银来购买,以硬通货来买可再生用品,咱们无疑是赚麻了。

由此也能看出海上贸易的巨大利润。】

赚钱!

天幕上出现金光闪闪两个大字。

【可想而知,在如此大的贸易顺差下,郑和几次下西洋必定是赚钱的。

不然永乐年间,明太宗朱棣又是迁都又是北伐还修了运河,这些全都需要钱。

对于内战过后的大明,显然不会有这么多税收,那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

“竟这么赚钱。”朱高煦不由感叹,他只会打仗,但对经济这块却一无所知。

“大哥,如此赚钱,你为何不继续下西洋,难道你不喜欢钱?”朱高煦大为不解。

【既然又能赚钱又能扬大明国威,为何到明仁宗那却停了呢?

刚刚咱们有个说了一半的话题,明太宗朱棣为了建立以大明为中心的天朝制度,对来大明进贡朝拜的国家尤其优待。

咱们具体看看明太宗朱棣是如何优待的他们。】

第146章

【通过郑和几次大规模的下西洋, 宣扬大明国威,来给大明“纳贡”的国家越来越多,巅峰时期多达148个国家来明朝贡。

是中国历史上朝贡最多的一个王朝。

来明朝的这些贡国必须带贡品贡,比如香料、琉璃、珊瑚甚至还有长颈鹿等明朝没有的动物。

除了以上所说的“正贡”外, 他们还会带附加的货物, 且他们带的这些附加的货物数量往往是“正贡”的数倍。】

恢宏的音乐再次响起。

天幕的画面出现万朝來拜的宏大场面。

这恢宏的音乐在唐朝时也出现过。

直播间那头的嬴政还有李世民他们听到熟悉的音乐, 自认为明朝应该和唐朝一样。

“万朝来贺。”秦始皇嬴政重复道, 这四个字再次激发起了嬴政的野心。

他也想见识见识万朝来贺的场面。

*

宋。

赵匡美听到大明竟然有148个朝贡国家,不禁感叹, “人家大明朝贡,咱们大宋岁币,唉……”

赵匡胤……

*

明殿

朱棣听神迹说大明是历史上朝贡最多的一个王朝,内心不由自豪起来。

“壮我大明国威!”朱棣声音微微颤抖,看出此刻的他十分激动。

这天下盛世, 他, 朱棣对得起大明的江山!

朱棣最大得心病就是怕自己被后世诟病, 所以才疯狂的努力, 想做一位雄君,即便后世对他多有所耻, 也不会苛责。

朱棣这情绪刚起来, 恢宏的音乐骤停。

【不知大家是不是感觉不对劲, 带着附属品比朝贡还多, 这哪里是来朝贡的, 分明是来做买卖的。

没错,朝贡就是通行证而已, 他们的确是来做买卖的。

不过这个买卖却不是和百姓做,而是跟明朝政府做。

这些东西由明政府定价, 然后购买,说白了就是换种方式给来朝贡国家钱。

人家好不容易来一场,为了体现大国风范,自然要满载而归。】

听到这,朱高炽不由的叹了一口气,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完全赔本的买卖,每次见到番邦国来朝贡,他爹朱棣是觉的有面高兴,而在朱高炽眼中,这些人就是来打秋风的。

关键,他们大明也不是那么富裕。

【咱们来看看明政府是如何定价这些附带的货物。

为了彰显国威,体现大明的宗主国地位,往往将贡国的货物翻高几倍,甚至是好几十倍。

举个例子,日本的腰刀,若放在市场上交易是三贯钱,但是明朝给出的收购价格却是十贯钱。

再比如胡椒的市场价每斤三贯钱,但是明朝给出的收购价高达十倍。

乌木的价格更为夸张,市场明明每斤500文,但是明朝官方定价却高达40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