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之前已经派出去两万大军支援蓟州,此时京城只剩下四五万大军,而这四五万大军里还有一半老弱病残。
更可笑的是,士兵们去兵器库领武器时,看守的宦官还不忘收贿赂。
没错,生死关头他们计较的只有个人利益。
这和老道长朱厚熜有脱不开的关系,长年累月的内耗,从内阁大臣到宫廷宦官,他们一门心思只有怎么站队怎么捞钱,什么国家大义,皇帝都不在乎他们为何要在乎!
封建王朝,君主真的太重要了,像秦朝有了秦始皇可以一统天下,唐朝有了唐太宗可以万朝来贡,汉朝有了汉武帝可以攘夷拓土国威远扬!】
“提到朕!神迹提到朕了!”汉武帝刘彻有些激动,攘夷拓土、国威远扬!
【眼看蒙古大军要打到家门口了,朱厚熜终于急了,他找来内阁严嵩还有兵部一同商讨该如何。
京城的兵不是不够用么,那就号召百姓守门,同时从诸镇调边军援住京城。
仇鸾率是第一个入关勤王,随后河间、宣府、山西等地的士兵陆陆续续到达了共五万大军。
问题又来了,来了这么多大军但是户部的粮草跟不上,仇鸾手下的士兵军纪不严,既然没吃的他们就抢吃的。
他们竟然假冒鞑靼士兵抢百姓的粮食和财物,当真是把自己当成了鞑靼兵。
镇守通州的都御史王仪逮捕了这些作恶多端的士兵,但是朱厚熜竟然把王仪给抓了,理由特别荒唐,他认为这些士兵也是被逼无奈,抢夺百姓也是因为没有粮食吃了,他们是为了保卫京城,抢就抢吧。
朱厚熜的自私自利简直令人发指,如今的朱厚熜心中只有自己,只要能护他的安全他管什么天下百姓!!】
气到极致的朱棣反而平静了,整个明殿安静的骇人。
*
弘治年
“为父要杀了这个小畜生!”朱佑樘气到颤抖,他这样的人根本不配为帝。
“要杀的何止是这个小畜生。”朱厚照心底发冷,那些抢夺的士兵,任由士兵抢夺的将领,京城贪污的官员宦官,哪个不该死?!
可是杀能杀的尽么?!大明从根上开始就烂了,朱厚照在想该怎么救大明,若是太宗爷爷在他该如何挽救大明。
*
宋
“不愧是奇葩的大明。”赵匡美感叹,本来他觉的他们大宋已然没朝代可以超越,万万没想到,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山更比一山高。
【眼见大军来了,朱厚熜有底气和蒙古大军一搏,于是他下令让兵部尚书丁汝夔迎战!
但是丁汝夔猜不准他们陛下是不是真让他迎战,于是他找他们陛下的心腹严嵩商量。】
猜不准???
“这需要猜么?!”朱佑樘的情绪再次激动了……
第203章
【旨意虽然是明确的, 但帝王心思却难以捉摸。
就像之前朱厚熜支持夏言等人收复河套,可一翻脸就把两人给弄死,还惩罚了所有支持河套之议的大臣,斥责他们伙同夏言。
如今朱厚熜又让丁汝夔出军迎战蒙古大军, 丁汝夔怕自己贸然行事会落得夏言那般的下场, 于是求问严嵩, 毕竟严嵩最会揣摩朱厚熜心思。
作为主和派的严嵩自然不想打仗, 若是打输了他们内阁也得跟着倒霉。
于是严嵩对丁汝夔说,边境战败还好糊弄, 若京城战败这责任谁来承担?蒙古鞑靼此次来不过为了金银钱财罢了,就让他们抢,抢够了他们就走了。
丁汝夔当真听了严嵩的话不出兵。】
天幕中浮现出小动画,可怜的百姓们被掠杀强夺,旁边站着一排士兵, 无动于衷。
“不出兵者, 斩立决。”朱棣咬紧牙关, 他从未想过大明朝会有这么一天。
任由子民被外族欺辱, 这样的王朝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
弘治年
“这个丁汝夔!!朕要把他斩立决!”朱佑樘咆哮的嗓子都哑了。
朱厚照虽然气愤但没有咆哮,但听神迹剖析了这么多, 朱厚照知道杀了这个丁汝夔还会有下一个。
原本朱厚照觉的让文臣集团打击文臣集团是个好注意, 如今看来无止境的内耗消磨了为官者应有的良知。
如今看来, 朱厚照还是觉的自己原来的路子对, 把江山“打”下来, 不内斗只制衡,一致对外, 就和他家太宗爷爷那般。
【明军就看这蒙古大军掠夺百姓,直到他们抢够了离开京城。
这就等于几个强盗来家里, 全家十几口人明明在家手上还都有武器,却躲在厕所里不敢出来,任由强盗胡作非为。
可以说庚戌之变是继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第二奇耻大辱。
等着蒙古军撤退,捡漏王仇鸾上线,一如既往的跟在蒙古大军后面装模作样。
不想在途经白羊口时,蒙古大军被那里的守将拦住,蒙古大军掉头正好和和捡漏的仇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