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26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268节(2 / 2)

《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对这场废后风波的依旧来源于《大唐新语》,作者刘肃,这本书编纂于公元807年,离唐高宗时期也过去了一百多年。

所以其中内容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咱们就不好说了。

且废后这么大一件事,《旧唐书》中却没有记载,着实有点说不过去。】

“那到底谁真谁假?”刘禅想知道一个答案,但这场他的心声没到天幕上。

就算到了天幕上,恐怕乐瑶也没办法回答,历史就是如此有意思,不同的人看不同的书会有不同的理解。

【所以废后之事到底是真有此事,还是只是民间的道听途说,咱们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咱们先假设废后之事的确发生过,按照《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的版本。

宦官王伏胜告发皇后武则天在后宫之中实巫蛊之术,唐高宗李治得知后大怒。

要知道皇家最忌讳巫蛊之术,当年王皇后被废正是因为巫蛊之术。

于是唐高宗李治找来大臣上官仪商量,上官仪主张废除武则天的皇后之位,于是唐高宗李治听了上官仪的话,准备废后。】

天幕中出现一个卡通小动画,先是一个卡通宦官出来,头上写着大大两个字,“高密!”

随后卡通唐高宗李治出现,身边是卡通大臣。

卡通大臣头上两个大字“废后”,卡通皇帝则拼命点头,头上亦有两个大字,“同意!”

两个时空的武则天看到这一幕,不禁皱起了眉头。

若唐高宗李治真是如此废物,这天下怕早就是武家的天下。

*

武周

“这群文人。”武则天的语调不带一丝温度。

自打武则天上位的第一天她便知后世的那些文人定扭曲历史。

毕竟在世人眼中,女人为何能为帝,但武则天偏偏就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女子为何不能为帝。

女子也是人,和男人并没什么不一样。

但武则天没有想到他们竟敢抹黑她的丈夫李治,明明有封禅泰山的功绩,他们怎么敢,他们凭什么敢!

【但是皇后武则天在宫中耳目众多,唐高宗李治废后的想法一出来,武则天就到李治跟前。

还发现了李治要废后的诰命,于是武则天梨花带雨并拿出往日情分,李治瞬间改变了废后的想法,并且把责任都推到了上官仪身上。

最后废后之事不了了之,上官仪却惨死。】

听到这,正在给唐高宗头李治揉太阳穴的武则天,指尖不禁加大了力度。

唐高宗李治不恼,反而觉的这个力度甚好,能缓解他的头疼之症。

【以上就是《资治通鉴》中记录的废后风波,简要概括就是软弱无能的唐高宗李治惧怕武则天,把废后之事甩给了大臣上官仪。

不知大家看这个事件的经过有什么感想,是不是很同情大臣上官仪?是不是都忽略了同样被处死的宦官王伏胜?】

“咦,王伏胜是谁?”刘禅再次迷茫,他方才听的很仔细,但没听到这个王伏胜是谁。

“告密之人。”诸葛亮道,诸葛亮能记住所以他听过的东西。

【接下来咱们先介绍介绍这个被大家忽略的宦官王伏胜。

一个小小的宦官,竟然敢告发权利滔天的皇后武则天,他到底有什么背景呢?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之前的废太子李忠,他是在长孙无忌的支持下被立的第一位太子。

王皇后被废后,李忠这个太子自然而然的被废,且被贬为庶人流放于黔州,且被囚禁在废太子李承乾的故宅。

而这个官宦王伏胜正是李忠的之前的内侍。

值得一提的是,大臣上官仪之前是废太子李忠的幕僚,在李忠还是陈王的时候上官仪担任陈王府的咨议。】

一直没说话的汉宣帝刘病已仔细神迹所述,并且一字不落的记了下来。

承接了鼎盛之后的大汉,刘病已的压力很大,他致力于做一个好皇帝,延续盛世大汉。

*

“竟还有这层关系。”公子扶苏觉的自己还是思虑不周,他原本猜想只是臣权和外戚间的斗争。

完全忽略了这场废后风波的关键人物,官宦王伏胜。

“扶苏觉的背后之手是谁?”秦始皇嬴政提问。

“儿子认为是废太子李忠。”公子扶苏道,答案显而易见。

秦始皇嬴政放下手中刻刀,“那他得了什么好处。”

“推翻皇后武氏,夺回太子之位。”公子扶苏思考片刻,说道这他总觉的有哪里不对。

唐高宗李治又不是没有别的儿子,李忠又是庶子,就是推翻了皇后武氏,太子之位很大程度也不会落在李忠头上。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