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29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295节(2 / 2)

他看着满眼透露着愚蠢的李显,更下决心,这江山一定不能交给这个废物。

李旦颇为无奈,他之前怎么没发现他三个半点眼力价没有,没看见他们父皇满眼的嫌弃么?

其实之前李显并没愚蠢的如此明显,只是神迹的出现对他刺激太大,加上日日惶恐不安,此时李显的精神状态明显不大正常。

【大家想想,如此正统的李显再次上位,他可能把武则天以皇帝的身份请入太庙么?

即便他愿意,他手下的大臣也不愿意,因此选李显为太子,武则天是能常享太庙,不过是以唐高宗李治的身份罢了。

但是若把太子之位给武家后人武三思则不一样,姑侄虽然不去母子情深,可是权利的枷锁会加深二人的羁绊。

武三思所有的权利都来自于武则天,他正统的身份也来自于武则天。

自古以来,改朝换代后都会加封自己的先人为皇帝,武三思想要巩固自己的权利,自然要追封武则天这位“开国皇帝”。

所以大家觉得武则天立儿子李显为太子能进太庙,还是立侄子武三思?】

【阿斗】:武三思!

阿斗积极回答,宛如认真听课的小学生一样。

虽然阿斗回答的极其肯定,但是他又不明白为何武周皇帝不选自己的侄子继承皇位呢?明明对他更加有利。

【阿斗】:那为何武周皇帝不选武三思呢?

刘备看到自家儿子的提问,随机也问道,“阿斗,你觉的原因如何?”

“儿子愚笨,如今只能想到一个原因。”阿斗挠着头,“或许是不是武家后代太不成器,不得臣心。”

阿斗停顿了一下,“武家后代和儿子不同,儿子虽然愚笨,但是儿子正统的身份无法动摇。”

看的出阿斗真的是进步了,知道和自身的情况做对比。

“可武周皇帝本就篡夺李唐江山,若武家后人再是个废物,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加之又没有能力,武周皇帝若选了他,怕是连她自己的皇位都不稳。”阿斗经过认真思考道,以他的能力只能想到这。

“吾儿长大了。”刘备感叹,眼角跟着湿润。

*

听神迹如此分析,李显还是坚定了选了自己。

别说什么武三思会让武则天进太庙,自古以来谁会让一个女人以皇帝的身份进太庙。

到时候武三思……

等等,李显忽然发现一件事情,他家父皇早就屠了他家母后满门!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什么武三思,根本无人与自己争!

想到这一点的李显眼神倏地一亮,都闪着一旁的李旦了。

李旦???他家三哥怎么忽然又亢奋了?

【接下来咱们一起唠唠史书上记录的其他原因,也是常常被大家一略而过的原因。

《新唐书·列传·卷四十》记录着狄仁杰劝诫武则天的一段话,咱们大体翻译一下。

“匈奴侵犯边境,陛下让梁王武三思去招募勇士,但是一个月的时间仅仅招募了千人。

但是打着庐陵王李显的名号招募,不过几日就招募了五万人。

如今陛下要立大统,自然是庐陵王李显更为合适。”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当下的大唐不仅有内忧,更有外患。

可能百姓并不关心谁当皇帝,但是士兵却不一样,行军打仗打的是士气,为国而战。

显然,将士们的心中维护的是李唐江山,因此武三思的号召力哥李显的号召力天差地别。】

李显听此,扬起下颚,他没想到自己如此得民心。

同时李显的心声出现在天幕上。

【唐中宗李显】:我竟如此得军心民心!

【阿斗】:那他怎么才当了五十多天的皇帝?

阿斗一个问题宛如利刃扎心。

李显……

【既然说到了匈奴外患,咱们便从这个角度分析分析,一起唠唠武则天复立李显为太子的这几年,武周都发生了什么大事,以致于改变了武则天立武三思为太子的想法。

696年,契丹饥荒民不聊生,营州都督府所管辖的契丹首领李尽忠多次向营州都督赵文翙求助无果,营州都督赵文翙不但不救,还多契丹部属加以羞辱。

于是在696年五月,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尽忠联手他的妻弟,诚州刺史孙万荣决定造反。】

听神迹提到未来之事,武则天的神色果真变了,并且牢牢记下李尽忠和孙万荣两个逆贼的名字。

*

听到这阿斗又有点迷糊了,怎么汉人还能去契丹当首领?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