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33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330节(1 / 2)

(' 【阿斗】:李希烈能听劝?若能听劝他怎么会造反。

阿斗觉得卢杞此番提议当真可笑,这不是让大臣颜真卿去送死么。

【明眼人多都知道卢杞这个提议分明是让颜真卿去送死。

当年李希烈为了节度使之位能害死李忠臣,他怎么可能因为颜真卿的劝说就回头是岸。

但是唐德宗李适竟然同意了,众臣皆反对也没有让唐德宗李适回心转意。

颜真卿明知自己此去是死路一条,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去之前他给自己儿子家书一封遗书。

看的出来,颜真卿就没想自己能活着回来!】

悲凉的音乐响起,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义无反顾的一人走向叛军!

【李希烈见颜真卿到来,他先给他一个下马威,让一千多亲兵围住颜真卿,刀剑乱舞。

但是颜真卿却不为所动,继续宣读诰书,劝李希烈回头是岸。

李希烈铁心造反怎会改正,他把颜真卿扣了下来,因为颜真卿的贤名远扬,李希烈又想策反颜真卿为自己所用,来增加自己的威望。

但是颜真卿宁死不从,即便李希烈用丞相之位来诱惑他,但颜真卿不为所动。

最后气恼的李希烈直接挖坑,声称要把颜真卿活埋,但颜真卿仍旧不屈服。

眼见颜真卿软硬不吃,李希烈终于忍受不住,他假传圣旨,声称朝堂下令让他自缢。

虽然颜真卿识破,但是李希烈强硬的让宣旨的太监勒死了颜真卿。

铮铮铁骨的一代名臣就此陨落,大唐又失一贤臣。】

“儿臣昏庸,不配为君!”李适跪下,重重的给自己两个耳光。

他没想到自己当了皇帝后会昏庸至此,信奸臣害忠臣。

【本以为能收复藩镇的唐德宗李适怎么没都没想到局势会变成这般。

接下来咱们分析分析一起分析分析本就一片大好的局势怎么就变成这般。】

第320章

【这次咱们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唐德宗李适失败的原因, 自古至今,战争除了消耗人力还会消耗大量的财力,两者缺一不可。

就像大宋后期有银子却无人,或者像明末后期国家财政崩溃, 最后都导致了他们失败灭亡。】

李豫眼神一亮, 心道不愧是神迹, 方才李豫一直问李适, 就想听到这个答案,可惜方才李适迟迟没有说出。

“财力?”李适一愣, 这是他一直忽略的一点,在他心里只要君主手腕够强硬就能成功。

【咱们一起来看看这场削藩给唐朝带怎样的经济压力。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德宗李适时期,只要出兵打仗,就会发三倍的工资, 且本藩镇的工资仍旧照常发。

这就是唐德宗李适时期的出界粮, 之前咱们说过, 因为府兵制和井田制的破坏, 唐朝的节度使才应运而生。

让节度使自己掌握财政,自负盈亏, 如此朝堂不用再出军饷, 大大的减少了财政支出。

可出界粮可得朝堂自己出钱。】

*

唐太宗, 唐殿

“还是得有银子。”李泰也跟着他家父皇听完了后世明朝的历史, 也知道明朝最后是穷死的。

因此李泰深知贸易对一个朝堂的重要性, 可以说是一个朝堂的命门。

此时此刻,李泰下定决心, 他得出海贸易,让大唐的经济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样日后不论是上位, 他都能自保。

李泰已经不执着于当皇帝,后世那么多败家玩意,他可不想承认是自己的子孙后代。

*

神迹一提到银子,秦始皇嬴政也不由的想起之前的大唐。

统一货币后,如今秦朝的贸易蒸蒸日上,秦朝的财政收入不断增加。

且秦始皇嬴政还改良了后朝的盐政,借鉴么明朝时期的盐引。

首先,盐的开采权由朝堂掌控,但是贩卖权却下发给合盐商,并设置了专门的转盐使。

原本秦朝是掌控了盐政的运营,一切盐利尽归官府,虽然短时间内财政大大提升,但夺取的是民间利益。

听了这么多神迹,秦始皇嬴政也开始思考百姓,一个王朝的灭亡,究其根本还是百姓跟着造反,而他们造反的原因则是活不下去。

因此秦始皇嬴政下放了贩盐权,但是不允许自己制作私盐。

商贩可以通过运输粮草到边境得到盐引,如此大大减少了边境的支出,而百姓也得了利益。

不得不说,这一政策实行后,朝堂和民间的关系明显缓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