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7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72节(2 / 2)

“也就是说,祸乱夏国国纲的外道与冥神骨君的信徒并不是一路人。”云依趴在苏白卿的背上喃喃道,“难怪呢。永留民的教义是‘不可轻亵生死’,祸乱国纲残害平民之事是被严厉禁止的。但娜日迈为什么要祈神?她想向夏国复仇吗?”

“……恐怕不是。”苏白卿沉吟道,“若非走投无路,世人何必祈神?娜日迈并非愚昧之人,这其中肯定另有原因。”

苏白卿将卷轴收起,看着远处已经坍塌的神庙,对云依道:“走,我们先把棺木都挖出来。”

……

宋从心找到梵缘浅与楚夭,将咸临发生的事情告知了她们,并询问她们之后的打算。

“我自当与你同往。”听说前往苦刹很可能是有去无回之路,梵缘浅立时握住了宋从心的手,郑重地表明道,“你不可独自前往,太危险了。”

宋从心很想问问梵缘浅心中到底对她是怎样的一个形象,怎么感觉自己给梵缘浅留下的印象就是鲁莽?她其实并不赞同梵缘浅与自己同往,毕竟此行当真是凶多吉少。她苦口婆心地劝了几句,谁知梵缘浅听见“苦刹”二字后突然陷入了沉思。

“我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地方。”梵缘浅思忖道,“刹(cha),乃梵语,有刹多罗与刹那之意。你说的这个地方,莫不是与我教有关?”

宋从心也很茫然,“苦刹之地”摆明是个代称,但既然梵缘浅这么说,莫非最初为这禁忌之地取名的人竟还是个和尚?

梵缘浅在一旁静静思索这个熟悉的地名时,一直默默坐在旁边扮演美人花瓶的楚夭却突然举手道:“我也去。”

闻言,不说宋从心,就连思绪游离的梵缘浅都有些惊讶:“楚檀越?”

“你们也说了,李郎已是局中人,无论如何都脱不开身。”楚夭抬头,恬静昳丽不解人间愁苦的眉眼,谁人都无法理解她为何会去闯一条十死无生的绝路,“即便我现在回到京城把他救出来,他的心也依旧会被困于这天下之间。我欲替他斩断这牵连人世的苦痛枷锁,请带上我吧,我不会给两位拖后腿的。”

宋从心倒是不担心楚夭会拖后腿,她只是万分不解,楚夭先前一连串“分了啊”、“分了啊”给她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她本以为楚夭是喜爱游戏人间的性情,却不想她竟能为爱义无反顾到这般境地。

“值得吗?”宋从心看着楚夭不染尘霾的双眼,“你对他动了真心?”

“爱一个人时,我永远都是真心。”楚夭莞尔一笑,她倒是不意外他人对自己的误解,拂雪仙君与禅心院佛子只是对此略有疑虑,但两人却从未表现出视她心意轻浮的蔑意,这已经足够了,“虽然不知往后如何,但至少此时此刻,我是想过与他共度一生的。”

楚夭的说法,宋从心实在难以理解。既是真爱,又为何会轻易熄灭;既然会轻易熄灭,又怎能算是真爱呢?

但这世间或许就是有楚夭这般爱人的方式,疯狂执着,倾尽所有,却又偏偏昙花一现。

而楚夭,愿意为自己的心上人,去走一遭鬼门关外的生死劫。

见楚夭心意已决,宋从心也没有多劝。正如她不会忽视谢秀衣与宣白凤的牺牲、强行扭改她们某些看似渺茫可笑的想法一样,她总是会尊重他人做出的选择。她只能尽力准备好充足的后手,将每个人都放在适合他们的位置,一如北荒山中愿意留下或是决意离去的弟子,又或是重溟重水之下决心毁去龙骨的海民。

当然,宋从心也没有轻信楚夭,相处时间不长,她对这位女修仍旧心存防备。

“楚道友修行的是何道?”宋从心问道。

“嗯……应该算是极情道吧?“楚夭露出苦恼的神情,纠结道,“我来自凡尘,是以武入道,所以大部分仙法我都不擅长。我对敌多是用一种秘法,你们遇到危险就把我丢出去好了,死不了的。但你们尽量不要在我身周,因为打起来我是认不了人的。”

“……”宋从心平静的表情险些没能绷住。感情这漂亮花瓶般的女修居然是个狂战士啊?!

正在宋从心思考对策之时,一旁思考了好一会儿的梵缘浅突然站了起来,宋从心转头看她,发现她额角竟然沁出了冷汗。

“我想起来了……”梵缘浅抿了抿微白的唇,道,“苦刹之地,那是数十年前我师哥最后留书出走的地方。”

第122章

梵缘浅的师哥便是那位只闻其名未见其面、据说是天魔之体的上一代禅心院佛子,梵觉深。

上一代佛子梵觉深在觉醒天魔之体前可谓是独领一代风骚的天之骄子。传说他天资粹美,妙有姿仪,拜入佛门时独行十八罗汉道,所经之处繁花盛开,地涌金莲。登顶之时,天光如旭,映照虹彩,如佛光西来,令目睹这一幕的佛门弟子心悦诚服、虔信敬拜。后来,这“步步生莲”与“金顶礼佛”的传说便成了佛门传承至今的美谈。虽然不知道这传闻中的主人公是谁,但宋从心对这件事却是有所耳闻的。

她一开始还不明白为何传闻要如此浓墨重彩地描述一个人的“姿仪”,直到她得知这位主人公乃天魔之体。

“大概在三十六年前,师哥在下榻的分院里留下一封书信,而后便下落不明。”前往兵营的路上,梵缘浅说起上一代佛子的事情,“师哥说他与一件陈年旧事因缘未了,欲往之而斩俗缘。我从师父的口中听过‘苦刹’这个地名,而师兄最后出现的地方是元黄天与变神天的边界。”

变神天——既世人口中的“魔界”,神州大陆浊气下沉后形成的领域,既为变神天。

变神天位于元黄天的背面,疆域辽阔,与神州大陆形成镜像两面。宋从心没有去过变神天,只听说那里环境险恶,气候恶劣,无穷无尽的地底火山与岩浆主宰了整个位面,空气中弥散着硫磺的气味与侵蚀生命的瘴气。那里是虫孑与魔兽的天地,是一切地上生灵止步的生命禁地。

如果说神州北地版图是一块尚开化、任由一切思想蛮横生长的三不管地带,那变神天便可谓是蛮古纪年的写照,至今仍旧遵循着黑暗古老的丛林法则。但也正是因此,变神天便成了魔修们肆意妄为的“净土”,那些尚且还能落脚的地段皆被魔修中足够强大的“尊者”分割殆尽。因为魔修修行吸纳的不是灵炁而是魔气,所以气息浑浊的变神天反而更适合他们繁衍生息。

此世的魔修并非单纯的“不被正道所认可的修士”,而是指修行邪祟功法、拒修天之道的叛道者。上清界对各路道统与思想的包容堪称“海纳百川”,并无三六九等分,但会被判定为魔修的,其一是功法吸纳的是魔气而非灵炁,其二便是所行之道触犯了对应“清净”的“戮杀”、对应“静念”的“暴戾”、对应“忘情”的“疯执”以及对应“明性”的“贪嗔”。

任何道统都有堕魔的危险,比如明月楼主与楚夭所修行的“极情道”,若不能自我执中得以彻悟,便很可能会沦入“疯执”的境地。

魔修不能飞升,因为这是一个拒修天之道的群体。当魔修身上的业障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天道便会降下与之相对应的“劫”。若是熬过天道降下的劫难,则魔修的寿命将得以延长,反之则身死道消,魂飞魄散。仅从这点来看,魔修除了道统外也与正统修士无甚不同,但和修身养性、看淡生死的正道修士有所区别的是,无法飞升的魔修只能与天争命。因此这个群体中大多都是草菅人命、为提升自身修为而不择手段之人。

而“魔”并不仅仅只有人族,草木精怪、山川异兽都有可能会堕入魔道,从此永诀仙途。

魔修入魔也基本分为两类,一种是自发修行邪法的;一种是修行出茬走火入魔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必须通过吸纳魔气来提升修为的魔修通常都会与疯狂、暴戾、嗜血相伴。仙门则视“上天试道者、一切灾难者、引人入迷者、冤魂恶鬼者、贪利养之者、眷属阻道者、梦中乱神者、业病缠身者、木石禽兽之精者、无定力幻境见神仙者”为“魔”。

《倾恋》这本书中,女主灵希惨遭仙门迫害后便沦落入魔界,最终统筹各路魔修,以魔尊之身翻覆上清天。

天魔之体,既为“上天试道者”,谓“着相”之所至。自古以来,天魔之体出世便代表修道者必将经历一场残酷的洗炼,道心不坚者便可能丧生此劫,故而天魔之体一直遭人忌惮。而因为天魔之体乃“相”的极致,每一代魔胎都会有其神诡之处,梵觉深的“相”则体现在容貌之上。

“苦刹之地,莫非是坐落于变神天?”从梵缘浅这里得到了一个宝贵的情报,也让宋从心对这场针对自己的阳谋有了几分猜想。

看来,引我入苦刹之地便是外道的目的所在了。宋从心在心中默默道。谢秀衣想要在人间建立足以插手魔患事件的势力,仅靠嘴上说说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她一定还有一个更庞大的计划,以此来争夺凡人在这场仙魔之争中的话语权。

宋从心带着梵缘浅与楚夭来到军营,宋从心掐了一个无我诀,三人便出入重地如入无人之境。到了谢秀衣的大帐前,一位身披银甲的青年将军已经提前守在了帐边,宋从心现出身形时,突然出现的人影令这位将军下意识地将手摁在了腰间的剑柄处,但却忍耐着没有拔剑。

“拂雪真人。”看着那一席标志性的蓝白道袍,青年将军那张好似被风霜封就的坚毅面庞露出了堪称温和的神情,“时隔多年,您风采更胜当年。”

宋从心有些意外地看了这名青年将军一眼,却发现他竟然是被天书标注在册的人,她下意识地念出了那个名字:“张松?”

“您还记得末将,实在是末将的荣幸。”那个曾经随齐照天等人共守桐冠城、极其擅长心算的微末小将有些激动,他如今已经能被人恭称一声“将军”了,“当年九婴灾变事件,幸得仙门弟子出手,我们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守住国门。也多亏诸位仙长相赠的书册,实在令我受益匪浅。”

“你足够勤学,方有今天。”宋从心微微颔首,她察觉到身后楚夭投来的复杂而又诡异的视线,“谢军师还在歇息吗?”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