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9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99节(2 / 2)

“师尊,何为无极主殿之佑?”半盏残茶,宋从心终于开口。那个将她从灵性污染中打捞而起的庇佑,那铭记在天书中让人一知半解的注言,那寥寥几行字的背后究竟刻蚀着怎样的往事,明尘上仙又曾为此付出了什么?

“……”明尘上仙放下茶盏,似是早已料到她会询问,“那是为师曾经立下的天道誓约,以无极主殿之身,庇佑其下之门徒。”

“与谢秀衣所做的相似吗?”宋从心追问。

“不同。”明尘上仙摇了摇头,他显然已经看过宋从心交还于宗门内的留影石,“她之所为乃外道献祭之法,只因其命魂已被外道献祭于苦刹。为求解脱,她将自身制成灵性之书,借由灵性之书的‘不灭’特性来抵抗外道施加于她的灵性污浊。这很大胆,也很疯狂。当她将苦刹之钥交付于你,你借此将苦刹认主之时,仅凭一念之差,她便可能会沦为你的傀儡。但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诅咒了自己,让自己作为缄物得以永存。”

换而言之,谢秀衣的一切作为本身也不过是在自救。她的灵魂早已被打上了外道的烙印,但她杀死了尚未被灵性污染的胞弟,将自己制成灵性之书。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借由汇聚于她一身的信念与愿力诅咒了自己,将自己化作了不会堕落的缄物。

“……堕落是指,变成白面灵那样吗?”宋从心语气艰涩道。

“是,甚至可能,更为糟糕。”明尘上仙神色淡漠,此时,他看上去又像是高高在上的神了,“与灵魂污浊相比,死亡或许是更好的归宿;而被污浊同化为恶的存在,或许又比生不如死要来得好。她的灵魂十分珍稀,所以她可能会成为祂的藏品。她一生的苦难会被捏成一个容器,而她将永生永世都在瓶子内徘徊,不停地遗忘与重复自己的苦难,直到灵魂被磨损尽最后的光。”

果然。宋从心藏在桌案下的手不自觉地握紧,她想到那些被她同化夺回后的英灵,他们曾经可都是上清界的天骄。

“无极主殿之佑,便是以此世文明之智识护佑其人身不堕,以人间道统之灵光抵御外道灵性之污浊。”明尘上仙轻阖双目,他看上去便宛如一樽庙里的神佛,“而此誓需要一个锚点,需要一物来铭记,‘无极主殿’并非某一人,而是指代铭记那些过往的镇石与碑文。”

“为师,便是为尔等铭记所有的镇石与碑文。”

——何以铸人神?以苦难塑其身,以文明凝其魂,以道统量其心,以历史鉴其行。

有那么一个瞬间,宋从心几乎要忍不住失态地拍案而起,她用尽了自己毕生的自制力才制止了自己。她感觉自己胸口好似堵塞了什么,那种感觉就仿佛烧红的铁块烙印在她的喉舌之上,又烫又疼,让她吐不出半个字来。

——“我愿意成为你的引路人,带你走上这条长路。在你无力为继时,成为不让你下坠的绳索。”

却原来,当年拾捡仪式上的誓言是因为,他已经亲眼目睹过无数人自高天坠毁,沦入无底之渊。

而五百年前的明尘上仙,没能抓住他们伸出的手。

他的剑能斩杀恶神,但却没能救赎众生。

所以,他将自己封入“无极主殿”,将自己铸成了无喜无悲的“神”。

第159章

明尘上仙记得过去的所有,那些被历史湮没的,被邪道抹除的,本不该被世人所遗忘的。

“只要不被遗忘,就仍然存在着。”

在宋从心的前世,这或许只是一句无可奈何之下用来自我安慰的欺人之语。但在此世,谢秀衣已经向宋从心证明了这是再真实不过的天道至理——只要世人并未忘记宣白凤之名,这个名字便会与咸临国运以及无数人的命运相系。而也正是因为谢秀衣成为了紧系宣白凤的绳索,苦刹之地中的宣白凤才能抓住那一线渺茫的生机,以万民天佑之术护持自己与十万大军的灵魂不散,最终得以离开苦刹,重入轮回。

志不为篡,实不可改,铭记可以让许多事情留存本质而不被外力所扭曲。

此世万千生灵的命魂皆如溯流漂泊的浮苔,唯有被人铭记,祂们才能像植物一样根植于这片大

地。而与之相对的,神州大陆也会因为这些根生其上的灵魂而越发坚固稳定。当外道无法动摇神州根基之时,祂们祈求的神便也越无法降临于这片大地。

明尘上仙记得所有的一切,就像一块被铭刻了历史与文明的碑石。

而后,在一个天光正好的晴日,他将自己铭记的一切细细地说予后人听。

阿黎原名为“高黎”,他和如今的宋从心一样,都曾经是内门中备受同门尊崇的天之骄子。

高黎修行重剑之道,曽孤身一人闯入纯钧上人引以为傲的七十二王剑大阵,于剑阵中得到无极道门镇派至宝万重山的认可,获封“王剑剑主”。高黎此人性情爽朗,为人坦率,在同辈弟子中颇得人心。纯钧上人曾有意收其为亲传,但这份师徒之缘尚未来得及缔结,便发生了五毂国的劫难。

“高黎残废了一腿,道心因错杀无辜而崩溃破碎。他的神魂并未遭受污浊,但他不愿随为师回宗,而是选择留在了苦刹,担负起建城与抵御灾劫的职责。他曾说自己将站在最接近灾难的地方,为逝去之人守墓,为幸存之人醒钟。以此作为赎罪,平复心中愧悔。”

明尘上仙为宋从心此行中的所见所闻做出解释,他平日里鲜少说这么多话,但那些被他所铭记的人的一生,又岂是寥寥数语便能概括的?

和光,原名“柳青平”,明尘上仙曾在宋从心准备起身前往咸临时提过此名。他原是无极道门的内门弟子,为人宽和,行奉中庸。五毂国事件之后,和光失去了形影,险些被因天谴夭亡。很长一段时间中,柳青平一直如同幽灵一般在苦刹之地徘徊,人们看不见他,也听不见他说话,而他的名字也和曾经的桐冠城一样被尘世所抹杀。

直到明尘上仙立下天道誓约并将那满城百姓从外道的手中夺回之时,柳青平才终于重新被高黎等人记起。他曾随明尘上仙回返人世,但在得知自己的名姓已经彻底被世俗所抹灭之后,他选择舍弃自己的旧名,以“和光”寓意自己与尘埃同在的无形之躯,继续为无极道门效命。

“衔蝉,原名为‘谢婵’,内门年纪最小也最调皮的孩子。她身法绝佳,善使细剑,一手精妙绝伦的游光潜影剑诀也曾在上清界留有名姓。五毂国灾劫之后,她堕化为魔物影魇,从此口不能言。但谢婵不甘心就此沉寂,所以她选择与为师签订了使役契约。”

宋从心听罢,不由得愣怔了一瞬:“所以……师尊也有进入苦刹之法,高黎师兄才会身在苦刹,也仍旧知晓我的名字?”

苦刹与尘世之间显然是有一道可以流通信息的渠道的,否则高黎等人也不会知道宋从心的存在。

“嗯。为师的使役可藉由为师而穿行两界,因为为师曾斩断祂的一根树枝。”明尘上仙语气平静地阐述着,“但即便如此,穿行两界依旧是极其危险之事,衔蝉是仗由自己的能力而如此作为。除衔蝉以外,其他人无法频繁出入两界,衔蝉也难以带人离开苦刹。再加上为师自立下天道誓约之后便与无数人的命轨相系,一旦为师神魂有失,那些与为师相系之人也将遭劫。故而五百年前,为师开始隐世避居,不问世事。”

虽然早已有所猜测,但当这个猜想被明尘上仙亲口证实之时,宋从心还是感觉一口郁气堵在心口不上不下,说不出话来。

“当年折损于五毂国的远不止无极道门的弟子。”明尘上仙仿佛感知到宋从心跌宕起伏的情绪一般,伸手抚了抚她的发顶,“虽然大部分弟子都深明大义,但让这些已经饱受折磨的孩子因堕化之事而被自己的故乡永久驱逐,无论如何都太过残酷。因此,为师当年将部分愿意离开苦刹之地的人带离了苦刹,并与岁青宫主共同建立了‘暗门’。”

“暗门?”宋从心喃喃咀嚼着这个陌生的称谓,忽而间,她想起了当年九婴之灾时,明尘上仙曾说过的一句话。

——于黑暗中匍匐前行之人。

明尘上仙将过往之事娓娓道来,原来在无极道门之中,除内门弟子以外,还有另外独属一派的暗门弟子,他们便是当年五毂国灾劫后的生还者。暗门弟子不能被世人知晓名姓,他们一派是以高黎为首的苦刹守墓人,一派是以衔蝉为首的暗门醒钟者。守墓人负责观测“祂”的异动,醒钟者则负责暗处的调查清剿,杜绝外道对上清界的渗透。

明尘上仙作为暗门弟子的基石庇佑他们神魂不堕,岁青宫主则在其中中担任了领司一责。五百年前五毂国旧事终究是一个不能轻易提起的秘密,苦刹之地的存在也是越少人知道便越是安全。而即便暗门弟子都曾是道门的天骄,但到底一切都已物是人非了。

无论是明尘上仙还是折柳道人,在接纳他们的同时都承担着“包庇魔物”的巨大风险。

“暗门的存在除为师与东华山岁青宫宫主以外,上清界再无他人知晓此事。因为知道的人越少,那些旧事才不会追上他们的脚步。”

宋从心突然想到了岁青宫主施予她的“山屏之佑”,以及那句“别被祂找上门来”的赠言。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为逝去之人守墓,为幸存之人醒钟——这是暗门铭刻在骨子里的信念,因为站在暗处,所以才要为世人举灯。”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