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为骑马便宜,她身着劲装,长发束起,是极利落的装扮。一路过来风尘仆仆,犹带烟尘气,但那双眼却极亮,簪星曳月似的。
映着房中灯火,也映着他的身影。
眼睫颤动,眸中已盈了水汽。
谁也没想到萧窈会亲自过来。
崔循怔在那里,迟迟未曾回过神,几乎疑心这不过是自己的一场幻梦。但即便是最隐秘的梦中,他也不会有如此预想。
直至萧窈上前,崔循才终于如梦初醒。
交握的手不自觉用力,似是想要确认什么。
“是我。”萧窈低声道。她在来时就已经知道,崔循伤得严重,但真亲眼见着他这般病弱模样,却还是几乎要落下泪。
崔循勉强抬起手,摸了摸她柔软的鬓发:“你怎么来了?路途遥远,湘州尚未全然安定……”
“你不明白吗?”萧窈打断他,“我为你来。”
崔循便再说不出什么。
萧窈的感情直白而赤诚,他总盼望着能落到自己身上,但真到此时,却又仿佛青涩得不知该作何反应。
“崔循,”萧窈小心翼翼地避开伤处,张手抱他。嗅着怀中浓重的药味,声音愈低,“……你吓死我了。”
她这一路快马加鞭,途中虽有歇息,但很短暂,亦不安稳。
合眼总会梦到崔循鲜血淋漓,立于尸山血海中,远远望着她,什么话都不说。她费尽心思,却怎么都难以近前,只能看着他的血逐渐流尽。
再一次从梦魇中惊醒时,萧窈无比真切地意识到,她不能失去崔循。
“你吓死我了……”她喃喃低语,又极轻地说了句什么。
崔循身形僵在那里,拢在她腰上的手收紧,声音甚至微微发颤:“卿卿说什么?”
萧窈埋在他怀中,闷声道:“你分明听到了。”
崔循低低笑了声,哄她:“再说一遍给我听,好不好?”
第130章
秋风起时, 江南桂花盛开,湘州那场大战彻底落下帷幕。
江夏王授首的消息很快在民间传开,原本为此忧愁的百姓们终于得以松了口气。太平的日子还没过几年, 谁也不愿再卷入战乱中。
孩童们七嘴八舌, 将新听来的消息讲给晒太阳的葛伯听, 想要从他那里讨糖吃。
自主家离开,这处府邸已经闲置许久。
祖籍在武陵的仆役早前大都得了恩典, 各自回家, 偌大一处院落自此冷清下来。
葛伯上了年纪, 腿脚不便, 便留在此处看家。常日无趣, 故而遇着日光晴好的午后, 他便会挪到院外晒太阳, 听孩童们叽叽喳喳, 也算是桩消遣。
他笑眯眯抓了把松子糖,分给周遭孩童, 再抬头时恰见有马车停在阶下。
这座曾经的王府门庭冷落已久,平白无故,不会有什么贵客登门。葛伯拄着拐杖起身,正要上前问候,却只见车帘已经被人掀开。
那是个身着红裙的女郎。
她并没要人搀扶, 甚至没用踏几, 干净利落地跳了下来。石榴红的裙摆被风拂过,在日光下格外耀眼夺目。
葛伯愣了愣, 几乎手足无措起来, “窈”字都到了嘴边,又忙改口道:“公主怎么忽的回来了?”
萧窈大步上前扶了他老人家一把:“这些时日在湘州, 相聚不算太远,便想着回来看看。”
说着,回身指了指不疾不徐下车的崔循,玩笑道:“也叫您看看,这便是我的夫婿。”
葛伯看去,只见这位公子身着白衣,清逸出尘,相貌、仪态俱是一等一的好,叫人挑不出半点瑕疵来。
他知自家公主嫁了崔氏长公子,未敢细看,正欲行礼,已被崔循拦下。
“不必多礼。”崔循微微颔首,声音温和。
葛伯稍显局促地搓了搓手,终于从惊喜中缓过来,向萧窈道:“老奴这就叫人洒扫院落,将女郎从前的住处收拾出来。”
萧窈点点头。看着这再熟悉不过的府邸,目光满是怀念。
崔循借着袍袖遮掩,不着痕迹牵她的手,轻轻捏了捏指尖:“我亦想看看,你从前生活的地方。”
萧窈立时道:“随我来。”
这次回武陵,是她临时起意。
湘州尘埃落定,崔循的伤也终于养得差不多,本该启程回京才对。毕竟无论萧霁还是崔翁,都已经陆续来信问过。
行李已经收拾妥当。
但萧窈晨起,嗅着不知何处传来的浅淡香气,忽而想起武陵居所种着的那几株桂花,心中一动。衣裳都没穿好,披着外衫散着长发找崔循,讲了自己的打算。
崔循才刚回过家书,道明归期,但对上她那双满是期待的眼,最终还是决定对自家祖父食言。
他循规蹈矩这么些年,少有这样心血来潮,临时起意的出行。跟随在萧窈身边,看过府邸各处,听她笑盈盈讲起少时旧事,只觉当真十分值得。
萧窈居住的院落不算大。